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歎息(1 / 2)

() 聽了這話,何明就跟抽了魂的行屍走肉一樣,離開部隊的辦公大樓都是渾渾噩噩的。

所以他和不少廠裡的老乾部覺得這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在任內讓永宏廠丟了重點軍保名單的資格,作為乾了一輩子的軍工人,沒了國防軍工的身份,不亞於是沒了娘的娃,那種空落落的失落感很難與外人道也。

俞廠長為了改革,在引進外國技術上越走越遠,可何明等永宏廠不少老乾部卻一直對廠子丟到國防軍工的身份耿耿於懷,

廠長的改革他們無權置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能說俞廠長的做法就是錯的。

但重回重點軍保名單,拿回失去的國防軍工身份,卻是何明等老乾部們的一致願望,在這股力量下,強勢的俞廠長也不得不退讓三分,更何況丟掉重點軍保名單資格的永宏廠失去的不單單是一紙文書。

還有蘊含在其中的各種隱性特權,就比如說珍貴工業原材料的有限分配上,是不是重點軍保名單上的企業,分配的結果就有明顯不同。

俞廠長原以為沒有重點軍保名單,但他有與美國普惠公司的合作做背書,又是部裡的重點大廠,工業原料的供應不會有變化。

哪成想剛過了一年,隨著部委領導的更換,以及政策開始對重點軍保名單的逐漸傾斜,永宏廠的珍惜工業原材料配額是越來越少,直到此時俞廠長才意識到重點軍保名單的價值。

可當時是他一手促成永宏廠脫離軍工,全力轉向民品,為此不惜跟何明在廠黨委會上拍了桌子,矛盾公開,如今又要重回重點軍保名單那不是啪啪打自己臉嘛。

所以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任由何明等一眾心係軍品的老乾部們折騰。

然而俞廠長的態度,讓何明等人少了阻礙,可也沒有真正的支持,再加上這兩年永宏廠在民品的轉型路上狂飆突進,如今廠子連個像樣的航空產品都沒有,想重新拾回當年的國防軍工風采談何容易。

不過何明等一眾老乾部最不怕的就是困難,當初永宏廠那就是塊不毛之地,還不是憑著他們的肩膀頭和腳底板兒把個一萬多人的大廠給建起來了?

現在困難是困難,可再困難能有建廠時困難?

於是這些老乾部迅速行動起來,對一些技術實力雄厚,且有上進心的分廠和車間開始扶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石軍任廠長的六分廠,其本身就是永宏廠內盈利能力最強的幾個分廠之一。

在第二總裝車間改造的時候,又接收大量航空發動機生產設備,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石軍一直都沒忘了自己航空報國的初衷。

於是何明等人對這位根紅苗正的永宏廠人的支持可謂是不遺餘力,甚至某位退休的老乾部,用自己多年的關係,還從某單位弄來兩台渦噴六發動機的維修任務,讓石軍的六分廠練手。

原本想著,六分廠完全掌握渦噴六的全套維修技術後,就去空軍接兩筆單子,然後再順理成章的完成重回重點軍保名單的重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