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第二次封盤(2 / 2)

極品撿漏王 有聊的魚 4138 字 1個月前

馮天奇是通宵一晚上,翻閱資料,決定既然從銅鏽入手鑒定不出來真偽,那就乾脆換個思路,去鑒定虎符上麵的銘文。

商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鑄造方法是鑄器時,另做一塊銘文範嵌入主體內範中。大部分銘文嵌入得很平整,與內範融為一體。部分銘文範在厚薄上與內範有些差距,故鑄成器時,銘文部分有些凹凸不平。

在鑄造的長篇銘文時,有的還先劃上格子,然後書寫。

因此,商周金文一般排列比較整齊,銘文書體風格流利。

由於範土的銘文是陽刻銘文,在將陽刻銘文範製好趁濕鑲嵌入主體範時,字口的厚度要與內範相吻合,故在鑲嵌時大都要作按捺。

這樣嵌好的銘文範陽刻文字的上部因按捺而變大,故鑄在器上的銘文陰文往往有字口小而底部大的現象出現,而字口內亦有因按捺留下的模痕。

偽作銘文大都為刻鑿銘文,有的整篇銘文雖源於真品,但由於是仿刻,在書體風格上便顯得拘謹、呆板。

另外,偽刻銘一般是字口大而底部小,並有道具鑿刻的痕跡。

彆看華夏的青銅器數量浩若繁星,但其實,鐫刻有價值銘文的青銅器,寥寥無幾。因此絕大多數時候,從銘文入手的鑒定方式很不常見,掌握的人也就不多。哪怕馮天奇身為天奇齋的老板,還得一夜不睡,引經據典,查閱詩文。

昨天馮天奇的鑒定重心在銅鏽上,今天的鑒定重心來到了銘文上。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這是虎符上的銘文。

馮天奇用放大鏡,一絲不苟,一筆一劃地查看,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他足足看了一上午,然後放下了放大鏡。

從他的臉色來看,今天的鑒定結果如何,已經不言而喻了。

銘文,依然沒有破綻。

馮天奇真的搞不清楚,問題究竟出現在哪兒了。

在他印象中,贗品青銅能做到毫無破綻的,隻有每月給天奇齋送貨的那位爺了。他不知道那位爺是乾什麼的,但每次那位爺送來的贗品青銅器,都跟真的一樣。馮天奇甚至開始懷疑,難道陳宇和那位爺是一夥的?

不對啊,如果兩邊是一夥兒的,陳宇為啥來砸他的招牌?

到底是怎麼回事?

馮天奇沉默良久,心中已經有了決斷,無論如何,得聯係那位爺,讓那位爺幫忙想對策。要不然,他的天奇齋砸了,大家誰都彆想好。

儘管他不知道每個月給他送贗品青銅器的那位爺是誰,但他知道,其身後一定是個恐怖的製假販假組織,需要他這樣見錢眼開的奸商幫忙出貨。

如此想著,馮天奇站了起來,滿臉心疼地從陳列架上拿下一尊兩百多萬的青銅器,捧給陳宇,無奈道:“再封盤一天,明天上午見!”

“哦?”陳宇露出了神秘莫測的笑容,嘲弄道:“慫了?”

店外的圍觀群眾聞聽此言,亦跟風叫道:“慫嘍,天奇齋慫嘍!”

其實馮天奇還有一下午的時間,但他知道,陳宇拿來的這件虎符邪門的很,光憑他自己的本事,再給他一年也沒用。

不如早點封盤,趁今天下午,趕緊去聯絡給他送貨的那位爺,商量對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