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收繳古賀川藏品(2 / 2)

極品撿漏王 有聊的魚 4232 字 1個月前

陳宇這種‘君子與小人並存’的風格,才最迷人。

把青花宮碗揣起來後,陳宇才去掃量櫃子裡的其它藏品。

第二件藏品,也是參加過全國古玩大會的‘老朋友’了。

隻是看見這件藏品,陳宇的笑容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沉沉的心痛。

這第二件寶貝,是一幅殘畫。

上繪一個雍容華貴、儀態端莊的女子,與一名身穿華服、頭戴龍冠的男子背對著背。女子臉色凝重,麵色決絕,坐在空空的條案前,意誌極為堅定。

這是大名鼎鼎的‘樊姬感莊’的故事。

這幅殘畫,是唐代摹本《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在曆史上共有三幅,第一幅原作遺失,第二幅唐代摹本被英倫強盜劫走,外國佬不懂字畫保存,為了便於攜帶,將《女史箴圖》截成十二段。九段目前在英倫博物館展覽,其餘三段,已經遺失。

古賀川家裡這一段,就是遺失的三段唐代摹本之一。

至於宋代摹本,還在故博,但宋人摹本神韻儘喪,粗劣不堪。

《女史箴圖》是鎮國之寶,古賀川家裡這幅遺失的三段唐代摹本之一,意義非同凡響。但對陳宇來說,這段《女史箴圖》的意義,並非什麼經濟價值和曆史人文價值。陳宇認為,它最重要的價值,是隻要看見它,自己心中的憤恨就會被激起。我們的國寶,憑啥被一群強盜截成十二段,送去外國展覽?

全國古玩大會上,剛一看見這幅殘畫,陳宇就說過,曾經的屈辱,他遲早會親手回敬給那群強盜。他不懂什麼以德報怨,他隻知道血債血償。

如果我們把《阿諾菲尼的婚禮》或《聖羅馬諾之戰》那個級彆的名畫撕巴撕巴運回國,放在我們的博物館展覽,那群強盜會是什麼心情?

陳宇很想知道,很想看見那個畫麵。

所以,彆急,他遲早去。

不用多說,這截《女史箴圖》殘卷,也被陳宇隨身裝了起來。將它補齊,或找到失傳的原作,從現在開始,正式成為陳宇的生平夙願之一。

由於大塊頭的寶貝,陳宇帶不出去,肯定會被老狐狸扣下,所以他直接忽略大家夥,隻看容易攜帶的小物件。

陳宇直接瞄上了三件體型小、價值高的精美玉器。

第一件,高13厘米的清代‘童子牧牛’玉雕。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動物,和人們的關係十分密切。牛能夠幫助農民們耕田犁地,是農業,上典型的勞動資料。在古代,私殺耕牛甚至會觸犯法律,可見牛非同一般的地位。

這件玉石雕刻了一位放牛的牧童與一頭蹲坐的牛。牧童身穿布衣,**雙腳,左手向上牽住牛角,右手拿著一把稻穗,正在朝前行走。

而牛身則比牧童要龐大不少,牛的前蹄彎曲,正在昂首望天,神情十分悠然自得。整件雕刻細致生動,表現出了淳樸自然的生活意趣。

它通體由和田白玉製成,玉質溫潤通透,有黃褐色沁。清代還留存有多件以牧牛為主題的玉雕,是當時農耕文化的真實反映。

不管從審美價值還是曆史人文價值角度來看,這都是寶貝,體積又小。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陳宇就一個字: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