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鑒定瓷瓶(2 / 2)

極品撿漏王 有聊的魚 4132 字 2個月前

但王海一直耀武揚威,尾巴都快翹上天了,陳宇有些憤怒,既然你找死,那我就成全你,讓你們輸得心服口服,無地自容!

打定主意,他站起身,在上百雙眼睛的注視下,走到第一個瓷瓶麵前,什麼也不說,僅僅是用手指輕輕敲了一下,隻聽發出一聲脆響。

他轉頭解釋道:;明天啟年燒出的瓷器,在質地上更為細密,相比之下,清朝仿製的瓷器胎質更輕,肉眼看不出來,聽聲音才能辨明真假。此瓶的聲音清脆,很明顯,胎質不夠緊密,是清朝乾隆年間仿製。因為真正明朝的瓷器,敲出的聲音比較沉悶。

;聽聲辨胎,突破肉眼的限製,年輕人的思維果真跳躍。說對了,這個是假的!譚佑年聽後大為震驚,陳宇居然在瓷器方麵也有研究!

經過陳宇提醒,不隻是他,在場多數行家都醍醐灌頂,想起來了。

清朝人對造假、仿製前人古董毫無避諱,甚至還認為是一種尊重傳統文化的方式,就連皇室都默認這種行為。

陳宇說此瓶是清朝仿製,大家並不感到意外。

真正讓他們意外的是,陳宇說對了,他怎麼知道?

李夢涵的臉色微變,坦然承認了陳宇所言不假。

她並不慌亂,因為就算陳宇僥幸蒙對了第一個,後麵還有三個。在三個幾乎沒有分彆的瓷瓶中,找出一個真的,依舊十分困難。

其實,每件仿造瓷瓶並非全無破綻,隻是有皇室支持,造假手段高超,連一些古玩行家也很難看出來。

並且每一件仿品的破綻,都不相同,陳宇現在所用辦法,對後麵的青花瓶不適用。

這正是李夢涵敢壓上自己,最大的依仗之一。

陳宇辨彆了第一個是假的,沒有多餘的廢話,馬上進行下一個步驟,將四個瓷瓶倒放,露出下麵的底款。

他壓根不去細看,彆人還在皺眉找不同,他已經自顧自地指向第二個瓷瓶,講解道:

;明清兩朝雖然都多以青料題寫款識,但對比觀察,還是有些許不同之處。明朝的青料款識色彩更為深厚,而清朝仿品上的款識顯得淺一些,所以這個也是假的。

譚佑年、江文韜、齊德隆一起上前,仔細看了又看,發現果然如此。

齊德隆驚呼道:;我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第二個比其它三個的款識,顏色稍淺一些,陳老弟的眼力果然不是吹的!

發現第二個瓷瓶款識,相較於其它三個稍淺一些,譚佑年和江文韜對視一眼,滿臉的震驚。

之前他們看的時候,都是單個拿起來鑒彆,主要對比瓶壁的花紋和釉質包漿,完全沒想到落款會有問題。

然而陳宇之前並未上過手,剛一上手,便發覺了不妥。

這樣的鑒賞的本領,堪稱神乎其技。

圍觀眾人爆發出劇烈的掌聲,排除兩個假的,剩下的二選一,難度大大降低,仿佛勝利在向陳宇招手。

王海卻是穩如泰山,露出老狐狸的奸笑,如果剩餘兩個能選出一個真的,我把所有的瓷瓶都吃了,小子你還太嫩,輸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