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黃金的故事(2 / 2)

極品撿漏王 有聊的魚 4593 字 1個月前

利益決定一切,而利益的最直白體現,就是錢。

劉邦拿黃金壓住了經濟崩潰,讓老百姓手裡的錢,不再是廢銅爛鐵。

因此劉邦在經濟基礎,和民眾基礎上,已經吊打了項羽八百個來回。

反觀項羽,窮兵黷武,飲酒享樂,老百姓死活,與他何乾?

從這一點來看,項羽絕對不配當一條真龍,他被劉邦打敗,是命中注定。

建立大漢後,劉邦明白自己是怎麼贏的,所以更加重視黃金的作用。

幾乎可以說,漢朝是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黃金最富裕的朝代。

宋朝商業繁榮,人民生活水平超高,但論及黃金儲量,遠不如漢朝。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擴充軍備,有四萬兩的黃金儲備。再經過漢朝一代代不斷積累,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黃金儲量已經達到了百萬斤以上。

西漢末年,王莽謀權篡位,滅了漢朝,建立新朝。

篡位後的王莽下令將全國的黃金回收,並命令民間不能隨意使用,一方麵是為了振興國家的經濟,另一方麵是為了填充國庫。

據統計,共有兩百噸的黃金收歸到了國庫。

然而,在王莽不切實際的瞎折騰變革下,百姓民不聊生。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非劉姓者稱王,天下共擊之。’

很快,全國上下就萬眾一心奮起反抗,盼重新奪回屬於劉家的山河。

王莽很快倒台,皇宮也被攻進都城的士兵和民眾洗劫一空。

從這以後,大量的黃金在長安城內流通,黃金也很快就發生了貶值,本來一斤的黃金可以買很多的東西,現在隻能買五斤的豆子,通貨膨脹極其嚴重。

史料記載,當時的農民想要買一柄鐵鋤頭,需要給鐵匠七十五斤的黃金。

而且在當時天下大亂的背景下,治安很差,動不動就有人搶劫。

黃金又很重,壓在身上,想跑都跑不動,隻能乖乖等死。

天下越來越亂,幾乎快成了一團漿糊。

最終,拯救萬民於水火中的,是天選之子,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

劉秀登基以後,憂國憂民,他廢除了王莽瞎折騰的國策,力圖休養生息。

劉秀大放血,掏空了國庫,哪怕他這個皇帝都窮得叮當響,也在所不惜。

他利用自己極強的號召力,和一往無前的決心,讓朝廷付出慘烈代價,與老百姓公平交換,收回了那些散落在民間、泛濫成災、已經不值錢的黃金。

收回來兩百噸黃金,被劉秀製作成金餅,由朝廷控製發行,穩定經濟。

一切都回到正軌了,劉秀為大漢延長了國祚。

可詭異的是,從此以後,兩百噸的黃金,就如同從世界上消失了一般。

朝廷控製發行,流入民間的,僅有一小部分。

剩下的黃金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