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韓國金星社(2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001 字 2024-03-25

金城玄本身也是個電子技術方麵的專家,他畢業於韓國有名的國立大學延世大學,後來去美國取得了雙碩士學位,目前任職於金星社的采購部,負責在全球範圍內采購電器的原材料以及成品,這也是他第1次來到中國。

當金城玄第1次看到天音電子展櫃上的複讀機後,就敏銳的發現這種產品是個非常有創意,而且具有很強商業性的產品。

因為二戰後,日本和韓國都成為了美國的附屬國,英語也是兩個國家國民必須掌握的第二語言,對學習英語的重視程度並不比國內差,而且在韓國日本不會英語,其實就等於和文盲無異。

金城玄當年在學生時代為了學習英語,也下了不少功夫,家裡用壞了很多台錄音機,所以當看到複讀機後,他立刻產生了濃厚興趣,然而發現這種機器並不是通過磁帶倒轉來實現複讀功能後,他感到更加的驚訝,隻是礙於在展會上不能隨便拆卸樣品,而展台上的推銷人員也並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她隻能帶著疑惑,當麵和段雲詢問。

“其實我們這種複讀機實現速度的關鍵就是使用了一種全新的 Fsh閃存芯片……”段雲頓了頓,接著說道:“我們這種閃存芯片讀寫的速度都非常快,所以可以保證複讀機複讀功能的流暢性……”

“ Fsh閃存芯片?”聽到段雲的介紹,金城玄頓時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金城玄對於當前國際芯片產業還是了解很深的,因為現在的韓國就非常重視芯片產業,早在1980年,三星公司開始投資3億美元,從美國引進全套設備技術,用種種辦法吸引日本科技人才,建立起了自己的芯片產業。

1983年12月1日,三星繼美、日之後成功研發出64K DRAM。

不過這個時候的三星芯片並沒有賺到多少錢,甚至還造成了巨額虧損,因為當時存儲器的市場為美日兩國壟斷,而且進入成熟的工業生產,價格已降到平衡價格,而韓國的64K DRAM生產成本一開始為國際市場價格的4~5倍,所以芯片根本賣不出去。

直到1987年,三星公司咬牙承擔巨額銷售虧損,在國家的支持下,完善了研發,生產經營的一切環節,投入6.5億美元引進三微米集成電路設備,緊接著在1986年至1988年度,以億微米為目標投資6億美元,在1987年批量生產256k DRAM國際市場,利用日美半導體摩擦而造成的256K DRAM缺貨,價格上漲的機遇,終於擺脫了虧損。

所以韓國在儲存芯片產業方麵是有一定國際優勢的,然而金城玄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居然還在生產一種全新的 Fsh閃存芯片,並且已經用於製造電子產品,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