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企業商會目前是以會員製為主,每名商會會員每年的會費是500元,現在總共有270多家企業申請入會,收到了會費有14萬多元。
其實這點會費什麼都乾不了,深圳市政府這邊也對商會所在的電子大廈辦公地點租金進行了減免,然而對於這麼大的商會來說,十幾萬的資金隻夠商會的正常運作,根本做不了什麼大事。
為了保持自己在這個商會中的話語權和威望,段雲自掏腰包,宣布每年會捐助商會50萬元,用於商會的建設和各項支出,也正是靠著這筆錢,深圳中小企業商會才會成立起這個幫扶中心,並且高薪聘請這些實習大學生。
所以實際上這個幫扶中心是段雲出資成立的,按照國內的商業邏輯來說,出錢出力最多的人,自然會毫無爭議的獲得最大的話語權,這也就意味著段雲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的安排這些大學生。
這次17名大學生數量上來看有些少,但這隻是個開始,隨著暨南大學第1個打破國內高校和私營企業的合作,下一步段雲將會和深圳廣州的其他大學進行洽談,這樣的話,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進入幫扶中心實習。
實際上段雲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那就是在深圳建立一個科技研發園區,高薪聘請,全國乃至全世界頂尖優秀的人才進入園區工作,為自己的天音電子集團源源不斷的提供優秀的人才資源。
而目前這個深圳中小企業辦公中心,更像是一個前期的人才篩選機構,這些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先從幫扶中小企業開始,段雲會讓專人考察他們的能力和技術水平,然後進行一個整體的評估,最終把頂尖的人才留在自己的企業內,這才是他真正要達到的目的。
當然段雲不可能把自己的真實目的透露出來,至少現在的商會還是個公益組織,所以成立這個幫扶中心,起碼要做做樣子。
和這些實習生簽訂用工合同之後,段雲給他們安排的第一工作就是到深圳的各個商會會員企業收集技術幫扶項目,然後對這些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幫扶。
“高明……你是軟件工程係的?”此時段雲拿著一份實習生的檔案看了眼後,對麵前的一個大學生說道。
“是的。”這名大學生點了點頭。
“跟我來。”段雲手一揮,領著這群大學生離開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