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不是已經和太原機械學院建立合作關係了嗎?而且每年太原機械學院都會派出十幾個學生到咱們工廠實習。”程清妍說道。
“這點人還不夠,我上次去日本東芝電子部總部參觀,他們光是芯片的一個工藝緩解就有幾十號人共同研發,而且全部都是日本重點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就咱們產品技術研發這些人,還不如人家一個部門的人員多,況且這其中還有很多是中專生和技校生,人才素質上就差了一截……”
“那你打算怎麼辦?”
“我想和咱們深圳和廣州的大學合作,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在這些學校建立專門的研究所,共同開發芯片技術。”段雲說道。
“咱們深圳這邊有大學麼?”程清妍疑惑的問道。
“有,隻是不出名而已。”段雲回道。
事實上,深圳在80年代的時候才剛剛開始建立大學。
1983年,時任深圳市長的梁湘不止一次放狠話:
我們決心貸款來搞教育。
賣掉褲子也要把大學建起來!
我們拿錢,撥地,請你們給我們生產人才,人才!
當時深圳市財政收入每年1億多元,市委卻拿出了5000萬元來建設深大。
1983年1月,深圳市委正式向廣東省和國務院申請創辦深圳大學,同年5月,國務院分布了深圳大學的“準生證”。隨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大名校”成了深圳大學的“後台”,清華大學援建建築、電子類學科,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援建經濟學科,深圳大學就這樣,在特區特有的豪邁氣概中誕生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