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5個人中也有人對段雲並不感冒,劉憶江從頭到尾對段雲都是愛搭不理的,對廠裡的生產情況也似乎沒什麼興趣,每天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
段雲對此也並不以為意,因為人各有誌,實在沒辦法挽留段雲也總不能強行逼著他留下來,他隻需要做到仁至義儘就可以了。
周末下午,按照段雲的要求,這幾名大學生紛紛將新產品的開發計劃書送到了段雲的辦公室。
其實關於新產品的開發,段雲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思路,之所以讓這些大學生寫這份報告,一方麵是想考察他們真實的技術水平,另外一方麵也是想看看他們是否有什麼好的想法和意見。
段雲拿起桌上的報告開始仔細審閱起來。
放在最上麵的是孔靜的報告,字跡看起來很娟秀,通篇報告引用的變速箱產品全部都是日產的,並配有相關變速箱產品的型號,性能等參數。
可以看得出孔靜本人是非常推崇日本變速箱產品的,在他看來日本變速箱產品精度高,重量輕,而且經受過市場的考驗,相比於美國和蘇聯的產品,很多指標都要高出一籌,略遜於德國汽車變速箱,但在價格上卻有一定優勢。
不過在段雲看來,孔靜的這份報告雖然寫的很好,推崇日本汽車變速箱產品也沒有錯,因為在80年代初期,日本汽車銷量確實在全球獨占鼇頭,甚至從銷量上打敗了很多美國傳統汽車巨頭,如果以日本汽車變速箱為對標產品借鑒和參考進行新品研發,確實很有可取之處,但她卻並沒有考慮到當前國內機加工水平以及市場銷售方麵的問題。
在段雲看來,日本汽車變速箱產品雖然性能優異,但對生產設備和人員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高端精密機床,這種東西在國內是根本搞不到的,而且在國際市場也買不到,核心技術都是各個企業的基石,根本不會輕易泄露出去。
而且段雲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針對桑塔納轎車的國產化,所以德係變速箱技術才是他要研發的目標。
接下來段雲又看了看賈誌強和另外兩名中專生寫的報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不得不說的是,這二年的大學生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機械學方麵的基礎非常紮實,而且在學校裡也養成了一定的嚴謹作風,哪怕一段於這個機械學專業的博士來看,他們寫的報告也很有深度和獨到見解,從這一點來說,這幾個大學生和中專生還算符合段雲的心理預期。
而最差的一篇當初劉憶江寫的論文,應該說他是有一定機械學基礎的,但寫這份報告的態度明顯太過敷衍,全篇沒有像其他幾人那樣引用任何資料和數據,隻是泛泛而談了一些對於研發新產品的看法,而且字跡有些潦草,顯然就是一份草稿。
劉憶江對自己不感冒,段雲也早就看出來了,但以段於目前的胸襟和地位,他還不至於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鬥氣,畢竟人不是蜜糖,不可能討好所有的人,段雲也不會在這種小人物身上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他有著更長遠的眼光和目標,雞毛蒜皮的小事,他根本就不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