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集體這邊是沒有獎金這一說的,原因也很簡單,廠裡一年到頭都沒有多少訂單,一線工人平時都沒什麼活可乾,獎金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本來每月拿著工資也不錯,但總廠那邊這二年效益很好,有的工人一個月能多拿好幾十塊,這無疑讓大集體這邊的工人看著眼熱,雖然有部分職工就是懶就是混日子,可大部分老工人還是想多乾活多賺錢的,所以這次聽到段雲要討論設立獎金製度後,個個都非常的高興。
此時已經到了上午下班的時間,段雲讓工人下班後,自己則讓搬運工將六台變速箱樣本搬山自己的212,他要趕著先把這些樣品送到大興汽車廠進行質量檢測。
段雲其實對這批樣品的質量還是很有信心的,剛才在每個生產環節上,段雲都安排質檢員進行了檢測,產品的精度和硬度都沒有問題,隻不過檢測這種變速箱的耐疲勞性以及是否能與大興汽車廠產品完美安裝配套,還需要汽車廠那邊進行專門的測試才能得出結果,起碼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得出最後的檢驗結果。
坐上車子,段雲也顧不上先吃午飯了,直接前往大興汽車廠。
段雲現在可謂是爭分奪秒,產品早驗收一天,大集體這邊就能早一天進行生產,幾百號工人一直閒置下去,人工就是一個大的成本。
另外在汽車廠檢驗樣品的這幾天裡,段雲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處理。
製定新的廠規和獎金製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質檢以及班組調整等等,都是需要段雲和廠裡其他領導反複開會討論研究的。
段雲想法雖然多,但說到底對於一些廠裡管理方麵的細節,還是需要傾聽一些意見的,和設備技改一樣,廠裡的各項製度將來也會一步步的進行調整,總的來說,要調動一線工人最大的生產積極性以及廠機關各科室的利益協調,穩住後方,調動前方一線工人積極性,廠子才可能平穩快速的發展。
對於工廠的管理,段雲想到了前世一個國企改革的名人,那就是海鹽襯衫廠的廠長步鑫生,他當年的一些做法對段雲是非常有啟發性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