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零九章 天音2800(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019 字 11個月前

在臨近過春節的前幾天,倪光南終於給段雲帶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那就是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來的新型筆記本電腦成功做出了樣機,並且被命名為天音2800。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倪光南和他的團隊推出了天音2400筆記本電腦,當時這款筆記本電腦所有性能指標堪稱國內最強,與國際上最先進的筆記本電腦也沒有特彆大的差距,另外的價格方麵,也比進口的筆記本要便宜1/4左右。

儘管如此,段雲依然感覺不滿意,在他看來,國產筆記本電腦和歐美生產的筆記本在技術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儘管這個差距並不大,可短時間內也是很難超越的,所以歐美廠家始終能夠牢牢的占據高端筆記本的市場份額。

而天音集團在技術上有差距的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凸顯價格優勢,以段雲對筆記本產品的認識,數碼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是很快的,既然無法搶占高端市場,那就必須要在中低端市場發力,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部門的長期盈利,從而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

所以段雲對倪光南提出要研發出一款價格在1萬元以內的筆記本,考慮到銷售環節還需要有10%的利潤空間,所以款筆記本的出廠價絕對不能超過9000元。

成本的降低,意味著新款筆記本性能上的一些下降,最開始的時候,天音2400采用的是當時英特爾公司最新推出的奔騰二係列CPU芯片,這款芯片性能非常的強,但價格也很昂貴。

在美國本土,英特爾奔騰2CPU的價格在300美元左右,而出口到中國,價格就變成了450美元以上,按照當前的彙率,光是CPU的價格就要3700元左右,這幾乎占到了天音2400整機成本的1/4,另外與之配套的其他零部件也都是國內最為高端的,這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所以倪光南想要按照段雲的要求大幅度的壓縮新款筆記本電腦的成本,在允許性能做出一些妥協的情況下,自然就不會采用進口的高端芯片,取而代之的是天音集團自產的芯片。

從六年前開始,天音集團芯片設計團隊就緊隨英特爾等全球高端芯片公司的腳步,設計研發有自主專利產權的國產CPU芯片,而到了今年止,已經成功設計出了第三代。

天音集團前兩代的CPU芯片一直都用在自家的中低端台式電腦上,高端電腦則一直引進的英特爾公司的CPU芯片,包括最早期的80486,以及後來的奔騰一和奔騰二CPU芯片,但是天音集團始終沒有停止自主研發CPU的腳步。

去年年初的時候,天音集團推出了第三代自產CPU芯片,並且以芯片研發部部長黃令儀的名字命名為“令儀3000”,這款資產芯片綜合性能超過了1993年發布的奔騰CPU芯片,但略遜於奔騰二芯片,已經開始大量應用於國產PC電腦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