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是個非常講究技術積累的綜合性產業,在軟件和硬件同時達標,CPU的開發就會變得水到渠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天音集團的芯片生產線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段雲打算在天音芯片在國際市場徹底站穩腳跟之後,他才會考慮CPU的開發。
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當前站在世界芯片產業頂端的英特爾,他也不可能全部芯片產業的頂端,當年正是因為麵對日本芯片產業的強勢競爭,他不得不自斷一臂,放棄了儲存芯片的生產和研發,集中全部技術力量研發CPU,這才坐穩了當今世界中央處理器芯片霸主的地位。
電腦啟動之後,屏幕上並沒有出現段雲熟悉的Windows啟動畫麵,而是一個在全黑背景下天音集團的Logo銀色圖標緩緩閃過,緊接著就進入了一片桌麵兒背景為天安門的操作界麵。
這個啟動畫麵和桌麵背景讓段雲多少感覺眼前一亮,確實有些創意,不過從桌麵兒圖標功能上來看,則完完全全就是照搬Windows3.0係統。
作為任何一個技術人員來說,他們其實本身並不屑於模仿和抄襲,而之所以桌麵的係統功能和微軟Windows係統如此相近,主要還是因為段雲的要求。
段雲其實原本也傾向於原創,不過出於多方麵的考慮,段雲最終決定讓研發團隊以windows3.0係統為參照原型,開發出類似的國產係統。
Windows 3.0發布於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發布,由於在界麵、人性化、內存管理多方麵的巨大改進,終於獲得用戶的認同。
之後微軟公司趁熱打鐵,於1991年10月發布了Windows 3.0的多語版本,為Windows在非英語母語國家的推廣起到了重大作用。
對於90年代的絕大部分國人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購買正版軟件的意識,所以那個時候進入中國的微軟的Windows係統基本全部都是盜版,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或單位花錢購買過正版Windows軟件。
而微軟的比爾蓋茨似乎對中國的用戶格外關照,他從來就沒有利用專利法告過中國的任何一個企業和用戶,一直到1995年的時候,微軟才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分公司,在此之前,他從來就沒有向中國銷售過正版的Windows係統軟件。
甚至對中國的盜版,Windows秉承著一個默許和放任的態度,而也正是因為微軟的這個態度,使得Windows係統迅速在中國內地普及,成為了那個時代絕大部分中國電腦用戶的必備操作係統。
所以考慮到當前政府和企業部門使用的都是微軟的Windows係統,微機操作者和辦公人員對這套係統已經非常熟悉,為了能夠讓天音研發的國產操作係統能夠在國內迅速普及,模仿Windows的操作頁麵,也是非常必要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