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是不怕擔子重……
你個來驗收考察的,擔子重個五穀輪回之氣啊!
當然,著急修路的也很多,見到水泥的效果之後,尤其是工坊的原料和產品需要長途運輸、以及承包礦山的世家,巴不得快點鋪路用。
“大家有這份心是好的,不過現在各縣、各鄉,怕是也都有自己的擔子,勤勞可以為民謀福,不過人力不能輕易透支。”白圖反而充當起了刹車。
沒辦法,一切都走上正軌的代價,就是大量擠出來的人力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樣,借著救災,輕易集中起大量的人力,著重在某一項目上全力推進。
同時,這也是將軍府真正的優勢所在!
曹操以為模仿白圖的軍械和財路就可以?
即使白圖和他分享高爐煉鐵和灌鋼法,丞相府沒有其他方麵的基礎,隻靠一味壓榨民力,又能造出幾顆釘?
工部和各地的管製官坊,包括鹽場之類的,最近拿下了不少北方、甚至是荊楚的探子。
白圖在囑咐各地注意安保的同時,心裡其實並不急……
鹽鐵之利,說到底隻是變相的向百姓在收稅,曹操治理下的中原,民力都已經在被透支,給他個收稅的手段,改變也很有限。
至於讓曹操在這時候,擠出人力去整修水道?不如直接讓他投降……
而對於大將軍府來說,發展的掣肘是煤炭,或者說是人口、人力。
真氣機能夠進一步改進,實現民用的話,將進一大步的擠出工業化人口,彌補沒有煤炭的不足,否則光靠木炭……白圖把興安嶺砍沒了,也未必夠工業化。
還有就是高產作物,同樣也能擠出人口來。
除此之外,能夠展望的緩解人口、人力不足的方式,就隻有去解放其他地區的生產力。
比如打下荊州的話,總人口能擴充一倍,隻要在荊州也開始揚州模式,兩三年後,就同樣有大量的人力,能從農業中滿溢出來,可以投入建設工業化中。
隻要能把工業化的進度條推起來,白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輸,農業文明也好、遊牧文明也好、漁獵文明也好,有再多的馬匹,再凶的血性,也不可能硬剛工業文明。
“又是建安十二年啊……”呂玲綺在一旁皺了皺鼻子。
因為是歲旦宴、不是歲旦會,呂玲綺就坐在白圖身邊,也沒人會多說什麼。
呂玲綺之所以這樣感歎,是因為將軍府的很多計劃,似乎都是以十二年、十三年為重要節點。
譬如第一批從鄉學到郡學,真正從小培養的學生的畢業大潮;豬禽飼養推廣、化肥使用推廣,將人均消耗蔬果與肉類數量,納入地方官考核內容;規劃涵蓋整個揚州,大型水利工程的二期工程完工;鋼鐵產量基本穩定、全麵實現兵役輪替、建安十二年建成十二座大型港口的雙十二計劃……
“是啊,真巧啊!”白圖也感歎道。
曆史上的建安十二年,也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曹操徹底收複河北,打服了妄圖南下的烏桓,公孫康向曹操獻上袁尚的人頭以示臣服,荊州那位老白臉也是在這一年,病倒無法理事,蔡氏與南郡世家勾結專權,長子劉琦都不得探視。
也是那場真正決定了三國格局的大戰,拉開帷幕的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