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那日回來我和皇後等人說,她們不信,今日咱們玩一個遊戲,這百花園之中,以花為題,你來做詩,如果讓我們滿意,我就滿足你一個小條件,不能過份。要是你完不成,你要送我的妃子們一些香水可好!”
原來主意打在這裡,程處瑞心中已經笑了,以自己熟讀唐詩三百首,這點小事兒還算個屁,隻是這臉上確很是為難,表示心虛的樣子:“皇上您這不是為難嗎,寫詩是要有靈感的,我這……”
“那日處瑞可是隨口而出,俱是佳句,怎麼不給朕這個當皇上的麵子,一個小遊戲而已,這都不能玩嗎?”以權壓人啊!
“那這樣吧,我先說說我的條件如何?我呢最近想在莊子外長安東門不足百裡的交彙路口那裡開一個坊市,正好那裡是公主府的邊上,您也知道,這百姓買個針頭線腦的去長安城很遠的,有一些菜要去那裡賣也麻煩,我就想著在那就近開個小坊市。
一來是方便自家莊子,二來周邊的幾個莊子也可以交流,你缺什麼,我缺什麼,都可以相互對換,這又何樂而不為呢。隻不過那裡是交能要道,我要在那裡開坊市怎麼也得讓您同意,本來想著過幾天再說,既然今天大家玩個遊戲,我就提出來,您看……”
李世民想了一下,也沒有想出這程處瑞要乾什麼?就如同程處瑞說的坊市,外麵有很多,聽這個意思,那個地方靠著進長安的要道,地點是四家莊子的交彙之地,他這是要一個旨意,要一塊公用地。到不是什麼難事,也確實利民。
“就這件事情,如果你能贏,我就準了!”李世民點頭。
“那行!皇上出題吧!這樣吧,皇上您出一題,皇後和幾位皇妃也各出一題,要是處瑞對的讓大家滿意,就算我小贏,要是不滿意,就算我輸了!”
“哈哈哈,處瑞到是胸有成竹,那朕就先出一師,就以牡丹為題如何?”都說這唐人喜歡牡丹,此話還真不假。
“這個是皇上您讓我了。前些日子牡丹花開還真有感而作出幾首牡丹詩,正花借此讓各位點評一下: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此詩一出李世民那叫一個後悔,他也覺得自己出的題太過簡單,這牡丹花可以說是大唐的國花,因此每到花開時節都會有很多詩句留傳而出,對於程處瑞這樣的人能不作兩首嗎?隻是這詩真的無可挑剔。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國色”,唐朝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這裡用來比喻牡丹,便將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現了出來。“真”字雖是副詞,卻加強了語氣;“唯有”是一種不二的選擇,增強了評賞的分量,照應了上麵兩句,包含著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選擇,是經過了認真比較,確認了“非此莫屬”的地位的意思。在這樣的美好評價和高度概括之後,再以“花開時節動京城”作結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賞花傾城而動的習俗,又從側麵襯托了牡丹花的誘人魅力:正是由於它具有令人傾慕的“國色”,才使得“花開時節”京城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爭先賞玩。
這短短四句詩,寫了三種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詩人豐富的審美思想。詩人沒有忘記對芍藥與荷花美好一麵的讚譽,卻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無窮。作為花木,本來無所謂格調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詩人用擬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動地把自然美變成了藝術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