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二年之後(2 / 2)

“一年有二兩銀子,夠乾什麼?說這些乾什麼?娘你說話也不注意點,我二嫂要聽見了可不太好。”秋玉說完就往外瞅了一眼,喊道:“子晴回來了,橙子取回來了?快給小姑剝個橙子吃。回頭給我幾個帶走,一大家子人吃點東西還要偷偷摸摸的,煩死了。”

子晴一進院門就聽見了田氏正在教女,一開始聽她說秋玉不該來吃飯,還以為是她醒悟了,覺得秋玉這樣做不對,正想看看今天的太陽從哪邊出來的,就聽見後麵的話,敢情還是在為秋玉考慮,看來要等到她為自己一家著想,路漫漫其修遠兮。本想等一會再進,沒想到秋玉眼尖,一眼看見了她,隻好把橙子遞過去。

“大哥一家今年還不回來嗎?”秋玉接著問田氏。

田氏歎了口氣,說誰能管了他。秋玉一見忙又說了些彆的。老爺子在書房看著子福、子祿寫對聯,這兩年歲數有些大了,被曾瑞慶傷了心,加上玉家的幾個孩子也不爭氣,老爺子不願意管那些亂七八糟的破事了,回過頭來看,覺得還是幾個孫子好,尤其是子福,更得他的歡心,等子福他們放了假,有功夫就過這邊看看幾個孫子,再喝點小酒,吃點好菜,泡壺好茶。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就好多了,看著反而年輕了。

子晴忽然想起一件事,問秋玉:“小姑,你還做繡活嗎?”

“做的比較少了,隻做點荷包,大的沒時間。”秋玉說。

“你的荷包賣外麵幾文一個?”

“八文。”

“那我給你九文一個,你都拿來給我吧。我托人幫你往外麵賣,至於人家賣多少,咱就管不著了,你看行嗎?”

秋玉聽了很高興,一個荷包就多了一文,連忙答應了。

子晴是想起林康平這兩年跑粵城,每次都自己捎帶點東西過去,茶葉、繡品是首選,輕巧好帶,利潤也比較可觀,子晴一共給了十三兩銀子,外帶年初的一副大繡品,中秋前林康平過來,說那一副繡品賣給洋人,賣了三十兩銀子,子晴放在他那裡的銀子,如今已變成了一百兩了。

這一年,子晴又繡了一幅大的屏風,空閒時也做了幾個荷包,不過子晴打算這個賣了以後就準備繡大哥成親要用的東西了,喜慶一些的。其實林康平也很不願意把子晴的繡品賣了,總說留著紀念,如果說時至今日子晴還看不出林康平的心思,那就是白活了兩世。

文三和林康平對她的心思,她都明了,對文三,子晴從沒動過心,一方麵是那種家庭,子晴高攀不上,也不想高攀,子晴也不想委屈自己和好幾個女人分享一個男人,而自己還不是那個最大的,所以一開始子晴就沒有動過心。而林康平,子晴有些說不清,也沒感覺到愛,隻是覺得相處合作還算愉快,他是一個比較能吃苦,有韌性的人,子晴覺得將來他的日子絕對不會太差。

算了,反正自己還有幾年的時光,也許,命運會有彆的安排也說不定。子晴自我安慰道。

沈氏的晚餐一般都準備的比較早,因為老爺子他們吃過了要回家。今日見天氣陰陰的,好像要下雪,沈氏說不若切點羊肉吃火鍋,便喊子晴去磨芝麻醬,子晴正坐在厚厚的羊毛地毯上,做自己過年要穿的衣服,想著做完這一筆,才沒有立刻動身。

田氏進來了,問道:“你娘招呼你呢?沒聽見?又在做新衣服,你一年要穿幾身新衣服?還是綢子的?”

後來看見繡架上的繡品,問:“這是你繡的?你什麼時候學的這個?我怎麼不知道?”說著喊秋玉進來問這樣的繡品大概能賣多少銀子。子晴萬萬沒想到,因為自己晚起身了幾分鐘,居然惹來這麼大的麻煩。(。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落初文學(luochu.)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