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母,你這也太客氣了。”李氏都不好意思了,她們是求人辦事,結果呢,親家還給他們拿東西。
“都是家裡產的,不值幾個錢,這糖啊,是給虎子的。”閔氏來了幾次了,都沒瞧見虎子,孩子上學是正經事,她也不可能讓人把孩子叫過來!虎子是閨女的老兒子,也是閔氏的心尖子,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恨不能不把孩子留下,不讓他回杜家了。
眾人寒暄了一會兒後,李氏便開門見山的提道:“我跟十一說過這事兒了,這孩子呢,也想去!要說這事兒啊,還是得謝謝親家,親家母,你說這種好事,要不是實在親戚,誰能給當中人?”
“都是一家人,就彆說外道話了。親家母,我看這時間也不早了,要不咱們現在就過去,往鎮上去,還要一些工夫呢!”
李氏拍了自己的頭一下,“瞧我這記性,十一啊。”
杜安興連忙走過來,給劉老漢和閔氏行禮。
閔氏心想,人不可貌相啊!老話說得還真沒錯!這孩子文質彬彬的站在這兒,長得也好,誰能想到竟會是個賭徒?
閔氏笑著點了點頭,“到底是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
李氏隻道:“你可彆誇他。以後他到了鎮上,還得你們多照看。”
劉老漢時常去鎮上接活,做工匠手藝,所以往來頻繁,相對比杜家來說,更容易接收到杜安興的信息。
閔氏道:“你就放心吧!”
杜河清進屋道:“娘,車套好了。”
“給安興帶的東西呢,都帶了嗎?”
張氏連忙指了指懷裡的包,“都帶著呢,鋪蓋都已經收拾好了。”
“那行,那你們就趕緊過去吧,辦正事要緊!”李氏起身道:“我得去送送親家。”
閔氏連忙按著她,“哎喲,你歇著吧,送什麼送。”
“得送送,走吧!”
一行人便一起往外走。
閔氏坐劉老漢的車。
杜河清趕車,帶上杜河浦和杜安興,還有吃穿用的東西,一行五人便離開杜家,浩浩蕩蕩的往鎮上去了。
張氏站在門口,一直抻長脖子看著,牛車都看不見了,她還是一樣不願意回來,她惦記自己的兒子啊。
劉氏瞧見,無奈的搖了搖頭,轉身進了院子。
當娘的生了四個孩子,可是一顆心全都撲到了兒子身上,閨女就不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誰知道呢,管好自己的事吧!
杜玉娘是第一個回屋的。
她不願意去看那個場麵,她心底隱隱有一絲的自責。
如果不是她在背後做推手,也許杜安興真能改好呢?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