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口多,家裡做飯用的鐵鍋可不能太小了。
冬天的時候,一般人家都在堂屋裡做飯,往灶眼裡塞上鬆枝,一會兒鍋就熱起來。這樣能省下不少柴火,還能把炕燒得熱騰騰的,一舉兩得。
貼餅子是個技術活,首先第一關,就是和麵。
玉米麵要用溫水活麵,還要放些老麵進去發酵。水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太熱的水直接把玉米麵燙熟了,麵就發不起來;太涼的水,貼出來的餅子會變得很硬,沒有口感。隻有水量,水溫都適中,貼出來的餅子才會兩麵金黃,底部有嘎巴,咬上去,卻是十分鬆軟的。
此時大鍋裡的白菜已經燉得差不多了。
李氏熟練的抓起一把已經和好的稀麵,把麵在手裡倒了兩下,大致把它們團成一個圓形,然後趁著大鐵鍋的熱氣,直接把餅子貼到鍋沿上。
鍋裡發出滋滋生,麵糊雖然是軟軟的,但是底座的形狀已經被固定住了,所以大致呈圓形的餅子,依然老老實實的貼在鍋沿上。
李氏的動作很快,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眼花繚亂,不一會兒,就把鍋沿一周,都貼上了餅子。
“把鍋蓋蓋上,大火燉一會兒。”
“呃,知道了祖母。”在一旁打下手的田氏,連忙應了一聲,將鍋蓋蓋上,又往灶堂裡添了幾根柴。
李氏一邊洗手,一邊與杜玉娘道:“你以前不愛看這個,嫌棄灶台這邊煙熏火燎的。”
田氏背對著這祖孫倆,臉上閃過一抹好奇。
小姑子以前可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最近又是幫忙包餃子,又以是看貼餅子,一夜之間像是真的長大了幾歲似的。
杜玉娘討好的笑笑,“以前我小,不懂事嘛!現在長大了,就知道好歹了。人活在這世上,還是有點煙火氣才好。”她一邊說著,一邊挽起袖子,洗手道:“祖母,我來切鹹菜。”
李氏下意識的皺眉,倒不是她舍不得讓杜玉娘乾活,隻是玉娘從小長到大從來沒有拿過刀,萬一切到手可怎麼得了。
再說,今天破五呢!
“算了,還是我切吧,你當心切到手指頭。”
杜玉娘仰著小臉哀求:“那,祖母先切兩遍,讓我瞧著,等一會兒再換我切,行不?”
家裡人多,鹹菜吃的也費。
農家人最常見的鹹菜,就是蘿卜,疙瘩菜,黃瓜這幾樣。
杜家自己開了一片荒地,種的都是白菜蘿卜,留著家裡吃的。所以每天秋天的時候,杜家的鹹菜是不愁的。
“中,你看著。”李氏將幾個蘿卜洗了洗,然後將其中一隻蘿卜對半切開,將蘿卜平整的一麵按到菜板上,用左手按住,後手則是拿起菜切,刷刷的切了起來。
做了一輩子飯的李氏,刀工還是不錯的。
前世,杜玉娘的刀工也很好。
她離開賀家以後,簡直是生不如死,如果不是遇到了恩人,她隻怕不會等到大仇得報的那一天,如果她沒有遇到師傅,那她也不會有安心立命的本事,更不會有報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