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溝是杜家的根。
杜恩念的墳塋,就在後山上。
杜家的老宅,其實一點也不老。
方方正正的一座四合院,青磚大瓦房,在這種鄉下地方,很是打眼。
杏花溝的老少爺們提起杜家來,就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
人家那日子過得,紅火!
杜老頭雖然不在了,可是人家兒子後輩都是好的。在杏花溝,杜家的日子可是說得上是首屈一指,讓人豔羨。
今天杜家的氣氛有點怪,大門緊閉,院子裡一點動靜都沒有。完全沒有過年時該有的歡聲笑語。
劉氏在廚房裡張羅飯菜,她的兒媳婦在一旁給她打下手。
“娘,奶奶沒事吧,瞧著臉色不大好!”說話的是杜安康的妻子,杜玉娘的大嫂田氏。
李氏回來時,臉上明顯是掛著怒意的!二嬸沒有趾高氣昂的叫囂,也是難得。
劉氏輕哼一聲,“行了,麻溜的乾活吧!你奶心裡有杆子秤,放心吧!”婆婆什麼樣的人,劉氏是了解的,這回老二家的,指不定惹了多大的禍呢!婆婆那臉黑的,跟鍋底似的,就連一向不吭聲的小叔子,都顯明有了發威的跡象。
瞧著吧!
正房東屋,李氏盤著腿坐在炕上,臉上的怒容十分明顯。
杜玉娘乖巧的像隻貓咪一樣,她靠在炕櫃上,冬日的陽光透過窗紙照在她的臉上,更顯得她肌膚細膩,如同一隻上好的骨瓷一般。巴掌大的小臉上,杏眼彎眉,顧盼生輝。長長的睫毛微眨著,像蝴蝶的翅膀一樣,讓人不忍出聲,好像一不小心就會驚嚇到她一樣。
杜小葉看得分明,氣得咬牙切齒。
杜家那麼多女兒,就杜玉娘是寶貝疙瘩。要是祖母也肯把那些好吃的用在她們身上,讓她們少乾些活,少曬點太陽,她也能生得跟杜玉娘一樣。
偏偏,自己生得這般黑,皮膚也糙的厲害。
杜小葉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臉,十分嫌棄。
此時她站在屋裡最靠邊上的位置,根本沒有人注意到她。
屋裡除了李氏,杜玉娘,杜小葉以外,還有大房的杜河清,杜安康父子,二房的杜河浦,杜安興父子,此外還有張氏。
杜小枝和杜小碗,被李氏安排去收拾二房一家子住著的廂房。李氏清楚,小枝那孩子是個好的,小碗年紀還好,這些事兒跟她也沾不上。
“說說吧!這件事怎麼辦?”李氏本來想著,這是家醜,不可外揚。怎麼的也該消停的過個年,過完年以後再說這個事兒。
可是回來的路上,她左思右想,覺得這事兒不能這麼乾。
老二家的,那就是個猴!
等過完年,她準保一屁兩謊,能把這事兒給圓過去。
到那時候,你讓老大一家子怎麼辦?
兩個兒子,總得一碗水端平。不能苦活累活都讓大房乾了,二房得了清閒,反而還要吞家裡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