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做早膳(1 / 2)

{ } 無彈窗 翌日一早,四爺仍舊是寅時就起了。他去長春園那邊請了晨安之後,才離開的。蘭琴惦記著今天康熙可能會召見自己,便也不敢久睡,早早起來,在九州清晏候著。

“主子,早膳都擺好了,您過來用一些!”司畫見蘭琴穿著一身側福晉的衣裳,在屋子裡走來走去。

“好,弘曆他們都醒了沒有?去看看。”蘭琴道。她想著如果康熙來叫,弘曆要是起來了,就不必手忙腳亂了。

“是。主子,您看您心神不寧的的樣子。六阿哥又不是入宮,隻不過去長春園,您以前可沒這樣過。”司畫見蘭琴一早起來就如此,不由得說道。

“可不是,以前他還隻有三個月的時候就被抱到宮裡頭去的。那個時候我都沒有像現在這般,這是怎麼了?”蘭琴自嘲地笑道。為了使自己冷靜下來,蘭琴走到飯桌旁,準備用膳。

她好好審視了一下自己,自己為何也開始緊張,會害怕在康熙麵前說錯話,會患得患失?以前自己在康熙麵前可以放得開一些,那是因為自己當時無所求,而現在呢?明知道康熙來圓明園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四爺,看看他就究竟合不合適做一國之君。所以自己內心已經有所求,所以才會緊張,才會惴惴不安。

“司畫,提醒我每天必須讀一讀逍遙遊。”蘭琴突然來了這麼一句道。

“啊,主子,什麼逍遙遊?”司畫不解地說道。

“一本書的名字。”蘭琴道,然後她便心裡默念莊子的名言,一邊開始用早膳。

正在這時,外麵走進來一個宮女,是九州清晏裡麵當值的。她站在門口對著裡麵道:“長春園那邊來人了,正在外麵候著。”

蘭琴連忙道:“讓他進來吧!”

隻見一個小太監,蘭琴也不認得。他躬身跟蘭琴請了安後,才說道:“皇上口諭,令鈕鈷祿側福晉去含金堂侍膳。六阿哥若是沒醒,讓他繼續睡,若是醒了,一塊兒過去。”

蘭琴一聽這話,連忙站起來對那小太監道:“好,六阿哥還沒有醒。現在就隨公公一塊兒過去吧。司畫,囑咐水菱好好照看這六阿哥。”

於是,蘭琴就在司畫的攙扶下一步一搖地往長春園去了。外麵雖然沒下雪,但是氣溫也很低,司畫給蘭琴帶了一件棉披風,一出門就給她披上了,然後手裡抱著一個手爐。

圓明園裡多湖泊,所以這裡尤其冷,甚至比北京城裡冷上一兩度都是有的。蘭琴在透心涼的寒風裡走了一刻鐘,才到了康熙的含金堂。

“兒媳給皇阿瑪請安!”看清在門口的時候,已經解開了披風。剛走進含金堂,就感覺到裡麵的氣溫可是比外麵要高了十幾度了,簡直可以用溫暖如春來形容了。

“嗬嗬,丫頭,一大早將你叫過來,陪著朕用膳,是不是不樂意?”康熙對蘭琴道。

“能陪著皇阿瑪用膳,那是兒媳的榮耀,怎麼說不樂意。”蘭琴道。

“陪朕用膳,可是又要小心,又很拘謹,怎麼會高興?”康熙繼續道。

蘭琴頓時心裡有一種無奈閃過,康熙到了更年期麼,這是?還是一個帝王年紀大了,都會有這種疑心病?

“陪著皇阿瑪用膳,兒媳可以吃到平時很多吃不到的東西,對於愛吃的兒媳來說,豈不是很高興?”蘭琴道。

康熙這才總算滿意了,道:“過來坐吧!真的小弘曆還睡著了吧?”

“是,弘曆還睡著,等他醒了,再過來陪伴他的皇爺爺。”蘭琴道。

“小家夥還記得朕吧?”康熙道。

“自然記得。他說皇爺爺對他很好。”蘭琴道。

康熙的眼眸裡閃現出一絲柔和的光芒道,“小家夥可是三個月就被朕抱過的。”

蘭琴陪著康熙開始用早膳,卻發現他的飯量的確很少。

“朕是想起來你上次給朕做的那個野菜粑粑。後來朕也讓膳房去做了,吃膩了。你可還有什麼新鮮的?”康熙道。

蘭琴忍不住暗中叫苦,她哪裡有那麼多儲備量啦,隻好零時在腦瓜子裡亂轉,希望找到一個黑暗料理,能一下子搞定康熙。

“皇阿瑪,您喜歡吃海苔、糯米一類的東西嗎?”蘭琴沒辦法,決定拿後世自己常吃的那些美味來糊弄一下了。

“海苔是什麼?糯米朕倒是很喜歡的。”康熙道。

蘭琴腦中一顆燈泡被點起,海苔這個年代恐怕是還沒有的,所以剛剛自己想做的壽司隻怕是沒有可能了。

“那兒媳給皇阿瑪做一種點心吧,這種點心很好吃,不過需要一些時間。”蘭琴想起了披薩,一種不算很複雜的西式美食。

“好,那你明日早晨送過來就是。”康熙毫不客氣地說道。

蘭琴隻覺得自己在自己身上下了一個套,這康熙小老頭不會每天都要自己早晨送一樣新鮮玩意過來吧,那可是要把自己折騰死了。

“皇阿瑪,妾身倒想起來一種十分簡單的沒味兒,不如現在就去給您做出來?”蘭琴想到了後世自己經常吃的辦公室早點“煎餅果子”。她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清朝還有沒有這種比較粗糙的經典食物。

“好,那朕可是拭目以待!”康熙看著蘭琴,像康夫看著小叮當的樣子。

蘭琴隻好自告奮勇地去了小膳房,自己還沒吃上一口,就被打發到這裡來做煎餅果子了。哦,爺,現在我是開啟了苦逼兒媳婦的節奏麼!

“你們這裡有高粱米粉麼,還有雞蛋、甜麵醬、麵粉,辣醬、油鹽醬醋、生菜、雞肉,全部都給找出來。”蘭琴對著膳房裡幾個麵麵相覷的宮女嬤嬤道。他們都是康熙從宮裡頭帶出來的禦廚。

她們一聽,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東西呀,並不難,於是立刻去給蘭琴找了出來。

蘭琴看了看灶台,想找一口適合的攤煎餅的鍋子。可惜沒有那種很平的鍋,最後她隻好找了一口最大的鐵鍋,隻得將高粱麵兒倒在寬大的鍋子底部。

憑著記憶,蘭琴開始了她第一個煎餅果子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