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 聰明人(2 / 2)

第二。

各國可不會管多少,如實報道,展現在其他國家麵前的,就是歐元區內部局勢混亂,有解體風險。

第三。

資本們也會得到一個不好的預期。

因此。

就算抗議無法決定歐元區的存續,但是長此以往,將會被現實打成鼻青臉腫。死不了,卻會很疼。

形象。

信心。

都將會遭遇重創。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是進退兩難。至於找歐洲財團幫忙,感覺用處也不太大。

如今。

歐洲財團內部。

已經不是一塊。

歐元區和非歐元區國家的財團,在對待歐元問題上,已經有了些分歧,還有一些財團選擇了觀望。

總之。

到處亂糟糟,局勢複雜無比。

。。。

此時。

歐洲的一些財團都不由得心生怪異。感覺歐元區的局勢,好像完全失控了一樣。總是新狀況頻發。

不過。

卻沒發現什麼異樣。

畢竟。

那麼多人參與,若是有人在更深的水下麵攪動浪濤,他們不可能發現不了。這可是在他們的老巢。

十分有自信。

最終。

隻能歸咎於意外,至於上去幫忙什麼的,大多沒這個想法。不往水裡按,就不錯了,還指望幫忙?

不是所有財團,都在歐元區,歐盟二十七國,歐元區隻十國。

對其態度。

意見不一。

相反。

看個笑話的心,有,還很歡。

。。。

這個世界,不缺聰明人。

德國。

首都。

一處地段不錯的十二層樓,外麵掛著‘蒂森經濟研究中心’的牌子,看名字就知道屬於蒂森財團。

德國最大的財團之一。

幾乎每個財團,都有智庫。少的幾十,多的幾百,這還是直屬的,編外的更多,都是個領域專家。

頂層。

負責人埃貝爾看著牆上大量的便條,以及一根根線條。

“不對。”

“但又找不出問題。”

“奇怪。”

“。。。”

他的研究方向,自然是經濟類,給財團提供經濟分析。他最近一直在研究歐元區怎麼走到今天的。

沒什麼發現。

一切都正常。

可是。

心裡卻總感覺不妥,卻又找不到絲毫異常。每一個事件,都有跡可循。每一個轉折,都合情合理。

當然。

這是事後人角度,因為發生的事已經是定論。經濟學家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解釋,而非質疑事實。

“好吧。”

“暫且不管事實,而是假設,有人為了某種目的,在推動這一切。”

“那麼。”

“。。。。”

埃貝爾忽然渾身一震,眼神盯著牆上複雜無比的線條和貼紙,這些信息仿佛活了一般,在腦海中跳躍。

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合理’的邏輯鏈。

這個邏輯鏈。

非事後角度。

而是站在事前,以目的為導向來進行行動策劃。那麼,他發現,整個一係列事件,便可串聯起來。

他的眼睛越來越亮。

最終。

“嘶!”

埃貝爾倒吸了一口涼氣。

然後。

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不可能。”

“這根本不可能。”

“世上。”

“沒有勢力能做成這種事,那麼多議員,那麼多各國不同階層,還有美國的財團,就為了扶亞元上位?”

“這。”

“怎麼可能。”

他無法相信。

腦子裡亂哄哄的,因為根本沒有前提支撐這個邏輯,剛才的推論,一切都是建立在目標的假設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