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後悔的場子都青了。
早知道。
郎蔡在位的時候就移民過去。現在日子就不要太舒坦。一切的一切,還是因為零這個變數太大了。
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待回過神。
人家已經把口封住。
“你們說,再過幾年,緬會不會成為發達國家?”一個泰國網友問。
“肯定會。”
“不。”
“經濟達到,科技達不到。最多能稱為發達的國家,而不能說發達國家,緬痶的科技結構太單一。”
“沒錯。”
“人均GDP? 不是發達國家的唯一標準。”
“可就是如此單一的科技,卻能有望成為全球前十大經濟體。”
“。。。”
頓時。
集體撿檸檬。人家是不是發達國家,重要嗎?不重要? 重要的是? 人家過得日子,在他們的眼中。
和發達國家差不多? 都一樣令人羨慕。
。。。
麵對亞元的崛起。
全球。
絕大部分國家的感覺是差不多的。羨慕之餘。便是心底裡,亞元的分量,和之前有了大幅度變化。
第三。
季軍。
和第四名的差彆? 是鮮明的分界線。世人對於前三的認可,幾乎根植於各個領域。超越了英鎊後。
亞元。
才算真正在各國心中? 立起了形象。
而且。
亞元也爭氣。
一來。
有龐大的稀缺商品? 支撐起了優勢地位。
二來。
三千多噸的黃金儲備,那是妥妥的底氣。
第三。
則是零的亞元戰略---穩步升值。如此一來? 對於存儲和使用亞元,各國都放心? 不用擔心淪為紙。
。。。
此時。
麵對自家的英鎊被亞元超越?
英國百姓們樂觀地認為:這隻是暫時的,現在英國忙著脫歐? 出了一點問題? 才讓亞元乘勢而起。
小事而已。
待英國局勢平穩。
亞元。
終將會被擠下第三。大英帝國的貨幣,怎麼可能輸給亞元?自己有空擔心這? 還不如催促下脫歐。
因此。
英國的反應相當淡定。
。。。
而這。
唐青顯然不會讓其如願。
新聞過後。
全球。
亞元大放水的前提下,大批的並購案產生。緬亞銀行貸款給該國一些企業? 用於其並購其他同行。
一看。
給的錢也足。
而且。
這樣價格戰下去,實在是沒啥意思,還不如賣個好價錢。加上亞元交易,簡直是坐等升值的好事。
賣!
必須賣!
隨後。
拿到錢,有的投資彆的項目? 有的存緬亞銀行等升值。而這些被收購的進出口企業,開始支持亞元。
有意的。
自發的。
在亞元成為第三後,以亞元為結算的國際貿易,越發普遍起來。
短短半個月。
在五月底時。
唐青獲得的數據便顯示,增加了近一點二個百分點。
“不錯。”
他很滿意。
一點二。
在全球貿易總額下,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英鎊想要趕超回來,已經是不可能的,唐青可不允許。
當然。
若說這樣,英國就損失很大啥的。
不至於。
畢竟。
這隻是商品貿易。不包括金融行為,英國依舊可以揮舞著英鎊,滿世界買東西。此次增長的這些。
多是各國間企業行為,交易發生在英國本土外。英國唯一的損失,是金後英鎊花得不一定順暢了。
因為。
如果企業間交易用量少。
那麼。
各國也不一定願意過多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