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
“歐維基金會有可能撤回定向項目,更改使用邦,你們若是覺得不在乎,可以繼續,但後果自負。”
這下。
當局也是強勢,儘管嚇不到各邦,可也扯一下虎皮,編一點小謊,事實上,這也不算是真的扯謊。
畢竟。
若這樣發展下去,撤回的可能性太大,即使不會撤出印度,但是換個邦,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這邦不行。
那好。
換一個。
很多邦可是翹首以盼,但是該邦沒啥有錢的海外同胞,一旦把海外印度人逼急了,絕對乾得出來。
此時。
一看。
發展到現在,各邦也心裡發毛。
怕了!
要是撤回項目,給彆的邦,絕對掩蓋不下去,不被笑死才怪,心裡暗暗開罵:這群刁民,可惡啊!
儘管罵,卻知道事不可為。
。。。
“什麼?”
“退稅?”
打電話讓公司開口,各邦收到回複,一聽氣急,要他們退還已經繳納的不合理稅費,然後才開工。
備注:捐贈方要求。
否則。
開工?
不行。
這可把他們氣得夠嗆,吃到嘴裡的,還要吐出來,簡直是在吸他們的血,因此第一念頭是不答應。
然而。
公司回答很直接: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對於任何不必要的支出,捐贈方都不接受,咱也沒辦法。
一句話。
--甩鍋。
你牛。
去說服捐贈方。
否則。
咱繼續耗著,每天掙一些誤工費、設備損耗費、管理費。。。好像也不錯,反正錢都已經到賬了。
“啊!”
“混蛋!”
“。。。”
這下。
各邦不知摔了多少東西,找捐贈方?找個串兒,人家同意才怪了,而且捐贈方很多,成千上萬呢。
全說服?
逗的呢!
人家還在氣頭上,卻要自己去告知對方:你的錢,我們拿了一點,但就彆要了。人家不罵死才怪。
“不退。”
“堅決不退。”有的邦怒回。
“哦。”
說完。
對方掛了電話。
爭辯?
切!
沒空。
咱又沒有損失,再怎麼,該著急的也不應該是緬亞環保技術公司,才沒空慣著你,跟你苦口婆心?
夢呢!
理你沒空,至於是否得罪這些邦,公司表示:嗬!咱又不求著吃你這碗飯,相反是你求著咱這邊。
目前。
印緬貿易,幾乎都是緬方順差,有了那麼多全球盟友,還有華夏這個世界工廠鄰居,買印度東西?
少得可憐。
相反。
印度對緬的需求,才是剛需。
“嘟!嘟!”
耳邊。
聽著嘟嘟聲,很多人氣壞,這是什麼態度,雖然咱不是出前方,但好歹也是有不低的身份地位的。
敢這麼豪橫,誰給你的膽子?
罵著。
罵著。
嘴角隻剩下抽抽,以前這個鄰居,窮得叮當響,現在翻身,論真實GDP,可能不比整個印度低多少。
這。
就是底氣。
豪橫?
人家是根本不怕你,你沒人家需要的,人家卻有你需要的,綠洲、調製液、轉錄原液以及各種藥品。
有錢。
豪橫。
合理!
“。。。”
感覺,再這麼下去,就要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