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
“。。。”
想飛快。
除了轉速,就是翼片,就像是人用軟刀,劈砍空氣時,會如蛇一樣,高轉速,需要匹配更強翼片。
即使在歐美,這也是尖端材料。
“應該到極限了吧!”
“可能。”
“。。。”
然而。
這時畫麵是哪個的數字再跳。
三百一。
三百二。
最終。
停在了三百六。
頓時。
群裡炸了鍋。
“我擦,三百六?沒看錯吧?”
“沒。”
“好強大的動力。”
“。。。”
很多軍事愛好者懵比,他們自認為,對於各國軍事裝備,了若指掌,但這樣的直升機,著實少見。
關鍵還是太重。
隨後。
就見飛行器以這樣的速度巡航著,通過六架飛行器隻見的相互攝像,畫麵不斷切換,倒也不無聊。
一千米。
兩千米。
四千米。
各個高度,都飛了一圈,耗時一小時二十分鐘,這個時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也有點疲勞。
但是。
對於愛好者來說,百看不厭。
漸漸。
一個猜測,流傳開來。那就是目前的動力,隻用了四個旋翼,還有四個推進器沒用,他們很是好奇。
不知。
那四個是備用,還是輔助。
若是前者。
代表不會同時使用。而後者,代表可以疊加,而視頻結束並未提到,因此眾說紛紜,時間來到十一點二十。
飛行器快到抵達基地上空。
“下一個乾啥?”
“不知。”
“也沒個測試目錄啥的。”
“就是。”
“但這樣不是很刺激嗎?未知的樂趣。”
“。。。”
“快看。”
忽然。
畫麵中,四個本來垂直的退行器,開始轉動,就在他們以為要動力切換的時候,“轟~”的一陣陣響聲。
‘嗖!’
飛行器再次加速。
三百七。
三百八。
四百二。
直播間前的很多人,都看傻了,心中大呼:哇靠,原來是疊加動力,八動力,這是逆天的節奏啊!
隨後。
速度再增。
最終。
停在了四百六十公裡每小時,再次進入巡航狀態,四個懸臂,也轉換成了此前在短片中看到的形態。
---高速模式。
此前。
三百六時,形態也隻是中速的‘木’。
“純旋翼巡航速度,三百六十公裡,全動力巡航速度,四百六十公裡。”這以個姍姍來遲的解說。
讓人恨得牙癢癢。
“不早說。”
“氣人。”
“還真是。。驚喜!”
“。。。”
吐槽著,但眼睛還是一眨不眨地看著屏幕,掠翼狀態的直升機,像一艘疾馳的雨燕,十分地帶感。
。。。
十二點四十。
耗時兩小時四十分鐘的常規動力巡航測試,完成,此刻,直播間來來去去,人數也沒低於過五百萬。
不少人都掛機。
甚至。
有點惡趣味的表示:不能錯過故障的瞬間。
對此。
大家也懶得懟,而愛好者們則一直在討論,這款飛行器到底還有什麼潛力可挖,或者改造為軍用。
可惜。
怎麼分析,都沒法改,若大改,估計得成另一種型號,雖然沒法改,但不妨礙他們喜歡這款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