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便來到體育館,各個班級正在有序進入。看著這一切,唐青不禁一笑,嚴格來說,這是第二次了。
隻是。
學校不一樣。
而且。
三年後,自己還將再迎來一次研究生的畢業典禮,不是一個,那時會是三座大學---複旦、北大、清華。
三所大學,六個學位。
想想。
竟然還有點小期待。
用處雖不大。
可是。
就如學霸刷分,喜歡,就是硬道理。
“唐青來了!”
“哪呢?”
“入口,正右拐的那個班級,第一個。”
“。。。”
唐青的出現,即使相隔很遠,也不由自主的吸引同學們的目光,作為同屆畢業生的他們,有點惆悵。
看看人家。
畢業時,早已功成名就。
自己呢?
還奔赴在路上,而且幾乎不可能達到唐青的高度。人和人的差距,這一刻,讓大多數人不住唏噓!
同樣。
老師們也頻頻側目。
月初。
唐青的畢業答辯,可是震撼了他們一把,五學位,五次答辯,一小時的事,硬是答辯了一個上午。
本應該是老師們問,唐青虛心作答。
然而。
發展到最後,變成老師們虛心聽講。
沒法。
論文太有深度。
每一個。
當博士畢業論文,都足夠了。如果是彆人,他們還可能懷疑是有人代筆,可對唐青,沒人去懷疑。
四年。
一次次考試,證明了唐青的智商,而且還是五個學位,比一般大學生要學的內容,多了何止數倍。
-滿分。
-接近滿分。
其成績。
就在這兩個檔位上變換。
因此。
讓人根本不懷疑,唐青現在的水平,甚至可能已經達到研究生,或者博士畢業的水平,一點不誇張。
-研究生。
-博士。
相比本科,隻是實踐內容占比大。
再多。
再難。
新知識的增量也不是本科生的五倍,以唐青的智商,三年理論,近一年埋頭於科研實踐,絕對不假。
這次。
唐青提交的論文,很多都是前沿性質的,即使是各科老師,所接觸的技術,遠沒有唐青接觸的多。
甚至。
百分之一都沒有。
畢竟。
‘天工’平台所的業務,讓園區接觸到的技術數量,多了何止數倍,作為老板,自然都接觸的前沿。
本科論文?
太基礎。
站在對方的角度,老師們很理解,一個天天接觸前沿技術,甚至參與研發的人,會去寫一般論文?
因此。
對於唐青的‘授課’,他們虛心接受。
達者。
為師。
這雖然在資曆占據重要因素的學術界,不太暢通,但麵對一個真正妖孽級天才,大家反而放得下。
畢竟。
這樣的妖孽,就這一個。
。。。
不久。
人到齊後。
畢業典禮開始,倒是沒什新鮮的。
回顧。
感謝。
展望。
三大主題,甚至還有優秀校友來駐場,不過,大多數人興趣寥寥,再優秀,有唐青這個畢業生優秀?
一對比。
根本讓人提不起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