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熱鬨(求訂閱!)(2 / 2)

幾千億的項目審核權,就掌握在他的手裡,雖然不是完全的權力,因為還有監督,比如緬亞銀行集團的人,但理論上那是服務機構。

委員會為主。

緬亞銀行集團代為執行。

苗燁感慨。

幾年前。

他在內比都任副市長的時候,全市的可支配財政,也才價值幾個億人民幣的緬元而已,幾年之後,竟然膨脹到了這個程度。

世事難料。

不過。

權力膨脹了。

但他的心不敢膨脹,踏實做事,跟著零,家族的利益才能長久。

。。。

很快。

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了出去,一下子,不少國家熱鬨了起來,之前還沒落地,處於論證階段,就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的興趣。

現在。

終於向前一大步。

感興趣的不僅僅是不發達國家,還有發展中國家。

前者是真窮。

後者倒不窮。

但沒理由有便宜不占,沒附加條件,利息低,甚至無息,這樣的貸款方,簡直是打著燈籠都難找,不,是沒有,隻此一家。

。。。

印度。

首都新德裡。

就此事。

總統府正熱烈討論。

“不能錯過。”

“是啊。”

“可是,我們已經欠了好多賬,估計有點懸。”城市貸款雖然不是使用中泱政府的名義,但龐大的醫療貸款卻是印度當局背。

一個人。

平均五萬亞元。

於是。

短短幾個月,就欠了人家近百億,看著都心疼。

“問題應該不大,加上地方債,我們就欠了幾百億而已,不算多,唯一的問題是,總的貸款額度有多少,我們能爭取到多少。”

“可投什麼項目?”

“基建?”

“不,我們缺商品。”

“就是,基建?你能征到地,擴寬馬路都難,彆說修高速路,鐵路,機場,甚至煉油廠,現在能修的基建,也就隻有電廠了。”

“還是商品吧,項目貸款拿下來也乾不了。”

“對。”

“就商品為主,項目貸款為輔。”

“。。。”

不一會兒。

大家就達成了共識,不是他們想要鹹魚,而是沒辦法,征不了地,啥都彆想乾,基建?這事兒,在統一稅收都沒有的情況下。

還是以後再說。

“我覺得,還是再多花點力氣治理環境,現在,各國的空氣汙染被過濾溶液遏製,而我們的情況,並未得到有效的大規模改變。”

“首都可以依靠緬亞環保技術公司的除霾塔,空氣汙染被控製在一定範圍,但其他地方的數值依舊不斷衝擊著監測設備的極限。”

“我認為,可以通過修建大量的小型發電廠來解決這些汙染問題,農作物殘留燃燒,用來發電,電廠的排煙可以用過濾器過濾掉。”

“一舉數得。”

這個提議。

並不新鮮。

以前就有提過多次,但是投資太大,沒錢。現在緬願意提供項目貸款,他們大可以借這股東風,好好解決一下這個現實問題。

弄好了。

名聲也好。

“不錯。”

“也就這個項目容易推動。”

“嗯。”

他們也想過用行政手段杜絕這類汙染,可是,執行起來難度太大了,第一,燒,人們覺得是最快的方法。第二,尾氣過濾器又太貴。

第三。

也是最無奈的。

那就是習慣了。

指望人家遵守,還不如主動做點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