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
新安市。
一處酒店。
“涵涵,沒關係,下次也許有機會。”
葛峰安慰道,焦涵這次也申請了,但緬亞商會不收,理由很簡單,其沒有投資製造業和原材料產業的經驗,直接被商會拒絕。
焦涵已很不報希望。
下次?
不知道還得等多久。
也許永遠等不到,她們家族的產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酒店,餐飲,旅遊等等,本以為在這投資了不少錢,對方能給點麵子。
可是。
她想多了。
該拒絕還是解決。
也是。
自己的投資是為了利益,又不是來幫忙,這一次,商會的貸款目的,就是需要幫忙,讓大家共同努力,維持亞元的穩定地位。
她頂多算是投機者。
“哥,我覺得,你們家生意有機會。”
焦涵看著葛峰。
葛家。
有多少錢,她也不清楚,但資產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秉承了華夏人的囤地心態,到處買地,在農業和原材料領域實力很強。
聽到這話。
葛峰搖頭。
“不行。”
“家族認為,機會有,但風險更大,暫時觀望。”
葛家不是小家族。
在全球海外華人圈裡,那是領頭羊的地位,無可爭議的第一,無論是在西方國家的政治影響力,還是華人圈的經濟影響力。
因此。
一舉一動都得慎重。
緬。
野心好像不小,家族無法判斷未來會如何。不動,則是最佳選擇,對於那點蠅頭小利,賺個幾十幾百億啥的,葛家有興趣。
但是得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
不像焦家。
小家族。
資產幾十億美元,影響力低,湊這個熱鬨不會有什麼後果。
“哦。”
焦涵點頭。
葛家的確不宜妄動,資本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超越經濟的範疇,容易觸碰到一些線,葛家家大業大,但也如履薄冰。
。。。
八月一日。
“即日起,《緬亞經濟特區進出口關稅暫行條例(2008-3)》正式實施,這將惠及所有特區內進出口企業,進口商品有望更便宜。”
“。。。”
“暫行條例試點期限為半年,半年內,會根據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進行修改,為了造福全緬進出口企業,明年有望全麵推行。”
“。。。”
“這半個月,據統計,緬亞經濟特區新增注冊進出口企業超過三千家,緬亞經濟特區區長,蘇育副首今早親臨特區海關副署。。。”
上午。
緬各大媒體相繼報道這一大事。
減稅。
殺傷力太大。
惠及企業。
緬亞經濟特區雖然有行業準入,但是,不代表不允許其他地方的企業來這邊注冊分公司,做一個殼,其他各邦沒有實行。
行。
我就把進出口業務注冊地轉到緬亞經濟特區,即使不在特區的企業,也能享受到這部分優惠,這才有了這麼多新注冊企業出來。
合理避稅。
毫無問題。
不過。
其他各邦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