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又被鄙視了(求訂閱!)(2 / 2)

也很難讓泰國接受一個大肆購買武器裝備的零。

布盧墨的上級一直想要攻略零,為美國爭取利益,可對方油鹽不進,也不缺錢,更不缺權,好像也沒有明顯的個人愛好。

著實難。

要是在一些國家。

還能扶持目標的敵人以威脅。

可零的敵人?

昆頓,至今還在獄中。

郎蔡,已經徹底沒了勢力,以前還有方,可現在,人家倒向了零,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對零對手的滲透,這條路已經徹底斷了。

民意?

想過。

可這邊擁有比華夏更嚴格的互聯網和媒體監管,輿論力量外麵根本進不去,這樣一來,就算在西方媒體上黑出翔來,零也毛事沒有。

“讓我看看你的能力。”

“是。”

結束通訊。

布盧墨想了想。

第一天。

不能這麼難為自己。

回到房間。

倒頭就睡。

養足精神,明天去蹭發布會。

。。。

次日。

清晨。

新安市。

西郊。

緬亞環保技術公司招待所。

不比一般酒店差,同樣的高標準,主要用於和公司業務相關的公務接待,不然,外麵的酒店被預訂完,客商來了都沒地兒住。

四層。

一個雙人間內。

容瑩緩緩睜開眼睛,片刻,想起自己在哪裡,緬亞醫藥集團給新浪發了邀請,她運氣好,被冷牧派了過來。還帶了個實習記者。

“小倩。”

“嗯?天亮了?”

“你以為呢,彆賴床了。”

“哦。”

洗漱完。

她們來到了一樓餐廳。

免費的早餐十分不錯,小倩吃得很開心,容瑩卻是一副淡定的模樣,吃過唐青家的飯菜,其他地方,山珍海味都也就那樣。

湊活著吃。

看了看周圍。

很多她熟悉的媒體。

新華社。

人們日報的記者都來了,容瑩有點奇怪,一個國家,為什麼要邀請那麼多的發聲渠道,連搜狐、網易的也有,這是要弄大事情。

看到容瑩。

好幾個熟人湊了上來。

“真豐盛。”

“人家有錢,不差咱這幾個人的吃喝。”

“你們說,這次會是發布什麼?”

“肯定不簡單。”

“用你說。”

“可惜,不能買股票,不然我都想要買一些。”

“你還玩股票?”

“去年虧大了,但我敢斷定,發布會後肯定會大漲,真是急死個人,青元科技、緬亞醫藥集團,趕不上熱的,緬亞環保技術公司看來也吃不著。”

“不是你的,就彆惦記了。”

“為什麼要在下午發布會。”

“誰知道呢。”

這時候。

一位精神的老人走進餐廳。

“快看,那不是馬院士嗎?”日報記者一看,低聲驚呼道。

“你認識?”

“見過一年,中科院的一位院士,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微生物方麵,一個月前我采訪過他,他當時獲得了一個國家獎項。”

“要不要過去招呼。”

“至少等他吃完,大早上的。”

“也是。”

除了華夏的院士。

其他各國媒體也相繼發現了一些比較出名的科學家,很多都互相認識,攀談起來,他們收到的邀請還附帶機票,於是就來了。

衣食住行全包。

吃完早飯。

不少記者都在餐廳裡開始采訪起來,多是錄音采訪,最多拍點照片,有的還被邀請去樓上客房,有些駐緬媒體是有攝影設備的。

容瑩就帶了個小攝影機。

沒去湊熱鬨。

吃完。

“走,逛逛去,昨下午沒走多遠,去市裡逛逛。”

“太好了。”

出門。

問了前台,她們直接坐上了開往市裡的公交車。

“電動公交車?”

“看牌子,是唐家那個電動車公司的。”

“還真是。”

容瑩想起來了,唐凱的公司還真有電動公交車這個產品,隻不過還沒在國內上市銷售,原因也不複雜,成本不低,而且充電慢。

遠遠沒有加油和加氣快。

“我還從沒見過這麼多外國人。”

“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來到市中心。

兩人好奇地到處拍,感覺全都是素材,回去可以做一個專題連續報道,但這好像不是他們部門的業務,彗星集團挺擅長。

想想。

還是打消了跳槽的念頭,不然,下次見唐青,估計頭得低得更矮。

。。。

下午。

招待所下。

一輛大客車車把容瑩送到了這次發布會的地點,容瑩看過以前的新聞,上次固鎖溶液就是在這裡發布的,轉錄原液也是在這裡發布。

意義非凡。

“快看,布盧墨竟然也來了。”小倩指著一個方向。

容瑩看了過去。

還真是。

昨天。

新聞裡有布盧墨遞交國書的報道,加上長得有特色,很容易認出來,此外,容瑩還看到了華夏的使官孫江,正在和布盧墨說話。

。。。

前排。

布盧墨禮貌地和孫江攀談。

經他了解。

使官中過得最好的,應該就是孫江了,兩國挨著,關係很好,又達成了很多方麵的而合作,華夏人拿下了大量的緬項目。

布盧墨也知道。

比成本,美國根本比不上,美國公司最喜歡做的,就是派一個管理團隊去當地國家,然後分包工程,可這種模式在華夏這裡有了挑戰。

人家漸漸也有技術。

成本一壓。

你這就得抓瞎。

以前還能去華夏大賺一筆,現在越來越難。最近又在弄什麼金融合作,股市互通,布盧墨著實難以想象,華夏到底是怎麼想的。

強調金融安全。

不然過沒過銀行進入。

可你卻把股市給人開放,看來是料定這裡是一塊肥肉。

扯了會兒。

孫江又去和幾個華夏的院士學者聊了聊,回到座位,看著台上,心裡的好心如貓抓一樣,各方猜測都有,隻能肯定和環保有關。

但這不是廢話嘛。

人家就是環保公司。

另一邊。

布盧墨高興地接受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

還是直播。

“請問布盧墨先生,您是否知道這次發布會的產品是什麼?”

“暫時還不清楚。”

記者微微撇嘴。

發布會都要開始了,你一個使官啥都不知道,來湊什麼熱鬨?我們也是要收視率的,一問三不知,我們的直播不要錢啊。

“。。。”

這表情。

讓布盧墨知道,自己又被鄙視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