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二百億以上(求訂閱!)(2 / 2)

抬起頭。

“各位,你們是否忽略了一個事情。”

“???”

其他副行長看了過去。

忽略了什麼?

隻聽那位副行長繼續道:“唐青的這次貸款申請,是存在不少問題,很難操作,但是,他也是我們工行在海外的重點客戶。”

“微晶科技,青元科技,青楊音效,萬青礦業,天眼集團,還有彗星集團的眾多資金流都走的我們工行的,去年流水超過一千七百億人民幣。”

“各個公司存款和貸款額度不下一百億人幣,是我們在海外最大的國內私企客戶。”

“那又如何?”

副行長儒雅的笑了笑。

“還有一個數據,他們在其他銀行的存貸款是我們工行的數倍,我們就這麼拒絕了,唐青若是覺得我們工行沒實力,又吃乾抹淨不認人,不好吧。”

“此外,你們應該明白,唐青是不缺錢的,更不缺貸款銀行,他現在隻是嫌麻煩,不想用其他公司股份為這家公司做質押。”

“如果覺得我們工行辦事太讓人心涼,減少和我們的合作,損失的不是唐青,而是我們工行,假如,我是說假如,他從彆的銀行貸到了。”

“那麼。。。今後還有我們什麼事?”

幾個問題拋出。

讓在場人安靜了下來。

的確。

剛隻考慮到流程不合規,沒有先例,還有工行的驕傲。有抵押還罷,你無抵押貸款著實有點‘囂張’,可人家唐青是有‘囂張’的本錢。

工行。

和其他幾大行不同。

肩負的不僅僅是對工商業的貸款。

還有擴展海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環,如果今後唐青在海外的貸款,再也不找他們工行,實話,損失的就不是錢,是信譽。

海外。

一個本國企業都不能從你這貸款。

你讓彆的國家怎麼信任?

那個副行長繼續道:“我倒是覺得,這是一次機會。”

“機會?”

“對,唐青的蜂鳥計劃,可不僅限於在國內,而是世界,計劃裡的海運公司可不是擺設,我們工行想要在海外快速發展,離開不了這樣優質的客戶。”

“可是,無抵押,出了問題誰負責。”

“唐青創造的奇跡還不夠多嗎?”副行長微笑道。

“可是。。。”

“我們可以和唐青商量,以後他旗下限定企業的貸款有優先考慮我行,我覺得可以考慮,但三百億的確太多,不能完全滿足。”

“。。。”

最後。

會上還是沒有一個定論。

“還是讓上頭看看吧。”劉立收起文件。大家鬆了口氣。

半小時後。

拿著會議決策。

劉立找到了領導。

就是上次帶隊去瑞士的負責人。

“我們覺得這是一次投資,但還是有人比較安心。”劉立簡單彙報道。

“擔心是正常的,唐青起來太快,而且太年輕,但是,這也是華夏經濟崛起的典型,在這一點上,可以考慮特殊問題特殊對待。”

“摸著石頭過河,還是已經露出水麵的礁石,至少安全了些。三百億是有點多,但也不能太少了,二百億以上,你們決定一個數字。”

相比那些沒什麼核心技術,沒什麼實力,沒什麼特色的企業,唐青的產業就沒有一個差的,行長不知道,他可是知道,上頭十分重視蜂鳥商儲的模式。

不過。

沒有做起來。

還看不到明確的成果,何況,在瑞士他也答應好好考慮考慮,看來劉立沒有對行裡人說,也好,這種承諾,不宜宣揚。

“明白,我知道怎麼做了。”

“嗯。”

劉立離開了。

沒有回去就開會通過。

不著急。

哪有你今天打報告,我幾天就給你回複的,作為工行的總行,架子還是要的,何況還得讓風控那邊好好論證一下,不然,資料上太草率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