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
一個恐怖的詞。
在美國。
財團幾乎掌握著一切,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這些財團所控股的公司,可上百年了,美國財團格局一直沒有多大變化。
都是些老牌家族。
誰都知道這些家族富可敵國,按理說,他們是不會期待又冒出一個大爺高高在上的,民眾們應該極力抵製,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財團。
老財團。
掌握美國的經濟太久了。
幾十上百年無人可顛覆,這根本不符合‘美國精神’,也不符合‘美國夢’,這是階級固化,讓他們一般人連這類夢都不敢做。
可現在。
出現了一個‘英雄’。
短時間內逆襲美國財團。
erv。
之前那天量的身家,讓他們相信美國沒有失去創富機會。
而現在。
erv又讓他們相信,美國沒有失去階級逆襲的通道,終於有人站了出來,挑戰形成了百年的固有模式,於是,各個網站的評論瘋了。
支持。
支持。
還是支持。
erv已經代表了他們的夢,去完成他們完不成的事。
不過。
被資本控製的美國媒體卻沒那麼公正了,總有人想要搞事情,在這方麵爭論不休,可是,越辯論,有些東西就越讓各個財團難受。
財團。
本質上就帶著‘壟斷’的意味。
他們前科太多。
如果被放在社會大眾上做過多討論,會讓他們很被動,就算可以操縱輿論,但也阻止不了民意,專家們反對erv的理由,就是人們質疑他們存在的理由。
就這樣。
不過兩周。
相關的辯論在各大媒體戛然而止。
不能辯。
再辯。
可能要引起遊行了。
各大財團這些年為什麼這麼低調,就是怕這種大範圍的對他們存在質疑的辯論,如果鬨得太大,還時不時鬨一次,會很麻煩,
頻繁出手壓製容易引起反彈。
可是。
明麵質疑停止。
私下的動作卻不斷。
但大筆資金支持的erv的遊說公司並不是毫無所獲,很多問題上,有些人選擇了和稀泥,畢竟erv董事長是‘自己人’,erv是純粹的美國公司。
美國的驕傲。
下手不好。
因此。
各大財團猶豫了下。
便選擇了坐下來談,因為內部也有家族發聲,覺得之前他們主要都集中在傳統領域,如今,出現一個新時代財團,應該不算太壞。
便嘗試和解。
然而。
在一些問題上依舊無法達成一致,比如限製erv的涉足領域,對其產業進行股權改組,以及在行動上和各大財團保持一致。
很多分歧。
有點談不攏的趨勢。
因此。
葛峰才這樣說。
現在正是erv財團化的關鍵時刻,一般人看著平平靜靜,但葛家看到的卻是風起雲湧,實在摸不準,這才提醒唐青要注意。
彆輕易卷進去。
那些人。
可都不是好相與的。
葛峰看到了一團亂,但唐青卻是越看越清楚,各大財團發現撲不滅erv這團火,就算撲滅,代價也大到難以想象,內部已經開始動搖。
這也是erv其他股東發力的緣故。
美國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