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格局(求訂閱!)(2 / 2)

唐青還沒那麼閒。

上個月的一號,開放了上市公司申請,最後通過的,隻有不到五十家,裡麵還有一半是緬的國有企業,盤子真的不大。

但是。

在未來一年。

這個數量將會激增到一百以上。

少嗎?

當然少。

但是。

這個股市。

唐青可就沒準備讓垃圾企業上市圈錢,其審查之嚴格,會比其他各國的股市難很多倍,不然,學美國,一年上市的公司和退市的差不多。

這不扯的嘛。

卷了錢就跑,這樣的企業,是堅決不予理會的,未來,無論是亞元,還是亞元形式的金融行為,唐青都沒準備玩得太‘開放’。

他要的。

是質量。

不是數量。

他要打造一個至少絕大多數是優質企業,有良好發展前景,讓人信任的股市,做不一樣的煙火,不然,金融失控,最後會演變成道德失控。

要做。

就做出特色。

當一個地方。

能獲得全球各方資本信任的時候,而不是一個純粹的賭場,所帶來的效益和影響力,也是極其可觀的,對投資者負責,是一個態度。

全球金融中心之一。

就是今後唐青對新安市的一個定位。

“這麼一說,好像也是,股市是零力推的事情,要是去玩短線操作,獲利走人,引起股市動蕩,零那邊可能會不高興。”唐凱點頭。

頓了頓。

唐凱問:“唐唐,這裡麵有一家特殊的企業,緬亞環保技術公司,我覺得,可以拿出一點錢做長線投資,你覺得如何。”

唐青點頭:“長線,可以。”

股市初創。

需要一個‘定海神針’。

緬亞環保科技公司,就是這個作用,這一次,會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共計三十點三億股,單股認購價六點六亞元,也就是說:

---公司估值兩千億亞元。

---募集兩百億亞元資金。

說實話。

這完全是低估了。

這家公司,要是在美國上市,其市值至少是一千億美元起,這是國外公司最保守的估計,可惜,人家愣是不去美國上市。

而且。

事情不能這麼看,唐青的目的,是激活自家的股市,穩定信心,同時,讓部分投資者受益,培養緬的股民和公司的投資熱情。

而且。

能在美國值一千億美元。

為什麼不能在這邊成長到這個地步?

而且。

還有一個‘有趣’的邏輯,去美國上市,圈的錢是固定的,假如估值正好一千億美元,百分之十的股份拿出去,隻能換回一百億美元。

可是。

在新安市上市。

外國人一看,這麼好的公司,這麼優質的資產,還存在巨大價值窪地,很可能就揮舞著手裡的美金過來了,這些美金,也是一百億美元。

這樣一來。

去國外上市。

和在新安市上市。

得到的錢可能是一樣。

這思路一理清,鬼特麼才去美國上市。

等今後對他國的亞元貸款增多,進來的外資也多,就不斷地讓緬亞係的其他企業上市,鼓動緬亞係的利益集團上市,把這個資金池做大。

這樣一來。

亞元的幣值將會一直堅挺下去。

好處多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