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車庫裡的電動汽車,記得吧。”唐凱說。
“你要在國內造電動汽車?現在是不是早了點!”秦玉剛疑惑道,地下車庫的那輛車他開過很多次,一個詞足以形容---優秀。
可是。
華夏的情況。
可能十年內,都沒有成熟的、可以為電動汽車普及的配套設施,之前就這個問題他還和唐凱討論過,並沒有要在國內建廠的意思。
頂多小範圍賣賣。
除了第一款平價版的‘心悅’。
第二款旗艦高檔電動汽車也造好運過來一輛,外觀更好看,功能更多,就是價格有點貴,比之‘心悅’的二十多萬,國內售價可能近百萬。
“玉剛哥,我建廠,不一定要造汽車,你應該體會過,這兩輛車,真正吸引你的,除了外觀,還有什麼?”唐凱提醒說。
“還有什麼?”
秦玉剛低眉沉思。
瞬間。
想到了什麼。
“你是說硬件。”
唐凱笑了笑,點頭道:“對,就是硬件集成,比如那種電感塗料,還有玻璃顯示、障礙探測顯示、行車雲記錄、自動泊車、車載導航之類的。”
“這些,我完全可以當做零配件,和其他車企合作,在小範圍出售成品車的同時,賺點外塊,提升一下華夏國產汽車的駕駛體驗。”
“可是,這些技術,好像不是你公司所有。”秦玉剛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我拿到了授權。”唐凱笑得很是開心。
這些技術。
全是智亞研究中心所有。
之前。
其實隻允許他在緬境內建廠,和使用這些技術,他是沒有所有權的,很多硬件的廠家,並不是他,而是緬亞係的其他公司。
按理說。
在國外做這些。
是明顯有悖於緬亞銀行集團的利益的。
可是。
事情在上個月初有了轉機。
緬亞銀行集團新一輪商會成員大會上,緬亞銀行行長提出,為了進一步提高商會成員的行業占有率,會向商會成員開放部分關鍵技術授權。
相比以前。
差彆可就大了。
以前好東西全在緬亞銀行集團控股的企業旗下,最大的蛋糕被緬亞銀行集團吃了,現在,緬亞銀行鬆了口,竟讓把利益讓了些出來。
這操作。
可就有很多人看不懂了!
都吃到嘴裡的,還是沒人敢搶的獨食,怎麼就鬆口了?對於有這樣想法的,幾乎都是小商人,大商人轉念一想,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緬亞銀行集團。
逆襲成功了。
亞元。
取代緬元已成定局。
這種分利行為。
是在鞏固他們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和擴大商會影響力,他們這些一直跟著緬亞銀行、支持緬亞銀行集團的商人,自然要享受一點勝利的果實。
緬亞銀行成了緬央行。
擁有獨立發行貨幣的權力。
到了印鈔的地步。
錢的意義和商人們眼中的意義是不一樣,緬亞銀行隨便在一後麵敲十個零,就是十個億,就能當錢花,而他們這些商人要辛苦賺很久很久。
不是一個層次的。
不能你貪錢,也覺得人家也貪錢。
雖然。
這次技術授權。
費用不低。
但相比以前的一點沾不著,可就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