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親瀏覽著國內的新聞。
雖然在非洲。
但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的,除了出訪任務,還有一些國內的事情要處理,隻不過相比以前的親自開會,變成了現在的遠程會議。
有零這座大山鎮著。
一切鬼魅魍魎都不敢抬頭,大家都鉚足了勁,準備在接下來的浪潮中大賺一筆,據他所知,目前全緬各地甚至都出現了用工荒的窘境。
為了緩解壓力。
他們已經決定向華夏那邊引進人才。
沒辦法。
誰叫那邊高素質勞動力多呢,而且勤懇,比周邊的泰國、老過什麼的勞動力,好數個檔次,至於印度?坎親撇嘴,能不用,就不用。
此時。
國內的新聞對他的出訪是一片讚譽。
其中。
令不少人關心的。
是他這次準備撒多少錢出去,動輒百億地撒,雖然是自己印的,可也相當的瘋狂,有人還擔心,要是撒多了,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見到這個猜測。
坎親笑了。
通貨膨脹?
理論上是可能的。
因為這些錢會流回國內,這樣一來,錢多了,當然會發生通貨膨脹,這是經濟規律,但如果商品和服務成長跑過它,就不會。
長期來看。
是有通脹的壓力的。
可是。
對一般人的影響不會太大。
因為坎親知道,零對商品價格的調控是深入到原材料的,這些東西的價格一旦被控製,整個通貨膨脹的規模就會被控製。
半計劃經濟。
對通貨膨脹就是一支特效鎮靜劑。
至於這次要撒多少錢出去?坎親倒是一清二楚,高達整整一千二百億亞元,這是他這次非洲之行所要帶去的所有貸款總額。
這一次。
是亞元國際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
未來。
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不說遠的,如果今年合作良好,建立了這種模式認同,明年的額度,可能直接就超過兩千億亞元。
這種玩法。
世界上沒幾個國家玩得了。
就連島國。
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玩不成。
因為這套模式所必須的一個環節,就是華夏,龐大的製造業規模,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數量巨大的高素質人才和產業工人。
隻有華夏願意玩。
緬才玩的很轉,無論是商品和項目,都可以有華夏來提供‘解決方案’,可以解決緬目前無法解決,也難以解決的諸多麻煩。
不然。
光是項目貸款。
若華夏公司不願意用亞元結算,緬就必須使用美元或者其他外彙儲備去貸給人家,因為以緬的能力,幾乎沒有多餘的力量去建設這些項目。
所以。
某種意義上。
華夏控製著這套模式的存在基礎。
而緬。
隻是在中間起到了一個‘借勢’‘借雞生蛋’的作用,這一基本關係,坎親認為幾乎無法改變,而且也沒有改變的必要。
靠著華夏這顆大樹。
有什麼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