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曼尼邦。
這裡與時皆省接壤。
麵積不大。
不過心卻不小。
它以前一直都是獨立的王國,有著兩千年以上的曆史,當年,英國占領了印度後,這裡當然也不能幸免,槍炮之下,隻能認慫。英國將這裡並入英屬印度。
因此。
這個邦一直在尋求獨立的機會。
可惜。
印度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印度的軍事力量全靠買買買,士兵們也很二,戰鬥力還不咋地,有人曾笑談,印度空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彆人,而是他們的飛行員。
但是。
這也要看和誰比,和各個大國比,它也就是蹣跚學步的孩子,但就鳥槍都還沒怎麼換炮的曼尼邦的那些不安分的心思,印度還是有能力壓得住的。
安雷卡爾。
曼尼邦數得著的大亨。
同時,也是一名假鈔的製造者,不過,他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在製作假鈔,自己製作的盧比和真的一模一樣,既然如此,就不應該叫假。
聽著多難聽。
這些年。
通過各種方法,終於形成了穩定的印鈔原料獲取渠道,有些原料都是直接從印度央行的盧比印刷廠的各個原料供應商那裡弄來的。
隻要量不是太過,都能掩蓋過去。
有錢。
在這裡。
一切皆有可能。
而且他們家族也比較謹慎。
懂得收斂。
這些他們印的錢,絕大部分並沒有流入市場,而是通過各種方式,流到了那些印度官員手裡,那些人根本不敢亂花這些錢或者少量花出去。
由於出手大方。
經過兩代人的努力。
他們家族建立起了在當地幾乎無懈可擊的‘地位’,如今,曼尼邦上下都是他的關係,除非印度政府想要動他,否則,他們家族誰也不怕。
可以安安穩穩地傳承下去。
辦公室內。
安雷布爾看著桌子上的一踏踏緬元,喜笑顏開,緬元,和盧比差不多,對他來說仿製難度並不大,以前他們就印製了大量的緬元。
然而。
市場不接受。
緬痶一直是農業國,農產品屬於過剩狀態,但是工業薄弱,大量產品需要向外國進口,因此,以前都是人家靠賣農產品過來換取大量盧比。
然後用盧比去換各種工業產品。
這邊很少大量收緬元。
因此。
造緬元。
用處太少。
後來,緬痶發生了很大改變,剛開始還好,但是,自從零擔任副首,朗蔡批準成立緬亞經濟特區之後,他們的工業產品就逐漸受到衝擊。
這時候。
貿易形勢依舊沒有多大改變。
因為緬亞經濟特區太遠。
而且產品實在太貴,雖然質量好,但是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價格為王,因此,還是維持了緬方主要靠賺盧比換印度的工業產品的模式。
零上去後。
整個形式快速發生了改變,進出口的管控開始嚴格起來,印度以前熱銷這邊的工業產品,大部分被緬痶新出台的質量標準給拒之門外,而且越來越嚴格。
如今。
換成了他們需要向緬痶進口大量產品。
這就需要大量緬元,於是,催生了仿製緬元的市場需求,他們緊隨需求,準備大賺一筆,可還沒過一個月,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緬痶要取締緬元。
推行亞元。
這就讓他有點急了。
這代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