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假鈔求訂閱(1 / 2)

緬痶。

時皆省。

緬痶北邊的一個省份。

和印度有漫長的接壤線,因此,一直存在著‘爭端’,不是軍事上的,而是土地上的小摩擦,印方經常把界碑往這邊移動個幾百米。

種種菜。

砍砍木頭。

撿撿柴火啥的。

樂此不疲,有時候還有人過來蓋房子住或者打獵,很難管理,雙方的日常交流很多,倒也沒到打生打死的地步,而且貿易十分頻繁。

廊餘縣。

邊境處的緬方縣城。

這裡。

是時皆省最大的和印方的貿易邊縣。

人口將近十五萬。

每天都有大量兩國的商人在這裡發生貿易,以前,印度比緬痶的工業發達很多,都是他們向這邊輸送工業產品,換回緬痶的農產品。

如今。

竟然反了過來。

緬痶那個什麼經濟特區的工業化程度比印度好像都強一些,導致這裡的貿易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印度的‘發達工業產品’竟然沒了銷路。

這讓很多印度商人一時間有點無法接受。

你以前那麼窮。

怎麼可以比我還有錢?但是,怨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當地商人考察過後,發現無力回天,紛紛轉行,從出口貿易,漸漸變成了進口貿易。

以前還能賣藥過去。

後來直接不讓賣。

最讓印度商人感到頭疼的是。

緬痶重新梳理了進口產品目錄。

加強了邊境管理和市場準入製度,對於印度落後的工業設備製造的不合格產品限製進入,特彆是在食品、藥品和各種化工類產品上。

管控得尤為嚴格。

想要進入緬痶市場。

必須經過緬方檢測,符合緬方的各種環保和技術標準,比如塑料產品,必須加緬亞環保科技公司的那種能鎖住有害物質滲透進所盛放食物的添加劑。

否則。

一律屬於不合格品。

不得上市。

總之。

零上去後。

一切都不一樣。

印度商人的日子難過了。

這邊的海關全部換了人,而且產品的檢測權利在內必都,小縣城根本沒資格給他們的產品辦法合格證書,就算認識,也無法通到緬痶的首都去。

折騰到最後。

他們沒辦法。

隻好轉行經營彆的生意。

由於雙方貿易很頻繁,印度那邊也有不少的緬元留存,因此,今天一早,縣裡就派人過去通知那邊,讓他們年底前把緬元拿來換亞元。

否則。

明年可能不再提供兌換。

聽到這個消息。

印方的很多商人提著緬元來到縣城。

他們手裡大部分的錢之前都換成了亞元或者盧比,但手裡還是有些緬元,因為從緬痶進口的商品在印度賣出去,經常會收到緬元。

在漫長的交界地帶。

緬元在邊界的小範圍內有流通。

縣裡。

上午九點。

緬亞銀行分行。

門口排起了長龍。

“大家不要擁擠,我們有充足的亞元和盧比,所有人都能換。”治安隊員拿著喇叭大吼著,太陽已經很高了,但是排隊人的熱情更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