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市。
街頭。
父親牽著女兒的小手。
漫無目的地逛著。
半天了。
他愣是沒有找到住的地方,不過,經過一天的閒逛,對這座城市,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乾淨整潔的街道,現代化的全新建築。
四通八達的交通。
和藹的人。
良好的治安。
都顛覆了他對緬的固有映像。
很難想象,在三年前,這邊還是偏遠的山區,這裡的人還在靠著種花為生,屬於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混亂地帶。
如今。
竟然修建起了如花園般的城市。
“爸爸,我困了。”
女兒糯糯的聲音。
讓他一陣心疼。
“我們很快就能找到地方住了。”父親抱起女兒安慰道,左右看了看,全是各色皮膚,他之前還想過找個網吧過一夜也行。
可是。
一打聽。
原來這裡有法律規定,網吧不能通宵營業,晚上是要關門的,甚至在下午,他還碰到了有著同樣困擾的一個家庭,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眼見就要天黑。
這讓父親有點焦急。
這時候。
他再次想起一句話。
---‘有困難,找警察。’,可這裡不是國內,他也不太清楚這邊的情況,看見一個治安亭,父親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進去。
剛走進去。
一個穿著緬警服的年輕人走了上來。
“你好,請問有什麼事嗎?”
這是緬語。
父親沒有聽懂。
“我來自華夏,不會說緬語。”這種治安亭,肯定有警察會說漢語。
“你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
立馬。
一句字正腔圓的漢語從這名警察嘴裡說出來。
父親趕緊說:“我帶我女兒來治病,可是市裡和鎮上的酒店都沒有房間,我想問問,你們有沒有什麼家庭旅館之類的,能讓我和我女兒住下就行。”
聽到這話。
戎偉笑了。
“你來的真是時候,一小時前,我們剛剛接到特區通知,由於來的病患超出了預計,我們會開放三個救助站,用於你們臨時居住。”
戎偉。
就是治安亭治安隊員的名字,一個華裔。
這一次,著實是考研了一把他們,那麼多人過來,要是不安置好,很可能被外界笑話,現在,這邊可是聚集了世界各國媒體的目光。
這不。
研究了一天,特區終於有了行動。
救助站。
全稱‘緬亞經濟特區災後應急救援中心’。
平常是空的。
用於在出現地震、山洪、等自然災害後,可以收容附近的暫時無家可歸的人,也許十年都用不到,但隻要有一次能用到,也就值了。
新安市周邊有三個救援中心,按照特區條例,每一個小鎮根據人口規模,至少要有一個救援中心,而且隻能多,不能少。
大倒是不大。
應急。
不是常用。
新安鎮這邊,每一個的常規容納人數隻有一千人,的確不多,可若是真的出了大災大難,城內也可以豎起大量帳篷,居民家中也能擠擠。
因此。
這隻是屬於災後救援的一部分,上個月,新安市周邊第三座救援中心全部完工,通過驗收,沒想到,這才過了多久,竟然就要發揮作用了。
聽到有地方住了,父親喜不自勝,“真的嗎?謝謝,謝謝,有地方住就行,看這個天氣要下雨了,主要是怕孩子著涼。”
“放心吧,先生貴姓?”戎偉又問。
“不敢,不敢,免貴姓米,名昊。”米昊連忙報上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