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早上。
柴仁來到秋宮。
昨天的那個項目。
戰士們已經調查出了原委。
倒也不複雜。
無非就是唐青的鋼鐵廠位置太好了,地處非洲中部,輻射周邊五國,若是今後的交通弄好了,其市場至少能輻射周邊十二個國家。
十二個市場幾乎空白的國家。
這樣的風水寶地。
國內有的家族也很感興趣,於是便讓柴家牽線搭橋。
也是經過了詳細調查,知道唐青的公司在那邊很吃得開,自己家族,就算在國內再牛,在非洲也保不齊被人家吃的渣都不剩。
雖然有點誇張,但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
最後。
一番合計。
還是多拉點人進場比較好,最後便形成了現在的模式,總共有五個家族進來,涉足能源和化工,分彆成立了一家公司。
兩家公司中。
他們控股。
柴家是除了他們之外的第二大股東,要出錢。
唐青是第三大股東,一分錢不出。
這算是柴家給唐青爭取到的,那些家族也不是小氣的人,一旦市場打開,就是白花花的錢進賬,隻要大方向賺錢就好,沒必要計較太多。
對於給唐青的股份,雖然有點多,但就當結交一下,留個善緣。
唐青不禁感慨。
大家族還真不一定是唯利是圖的,很多時候,做事很大氣。
唐青當然是欣然收下。
這山芋。
對彆人來說有點燙手,對他來說,也就稱得上‘暖呼呼’而已。
“唐青,昨天晚上的事情抱歉,我提前也不知道我爺爺會找你說那件事。”柴仁一上來就開始道歉,他也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沒關係,我撿了大便宜,怪你做什麼?”唐青擺了擺手,微笑道。
“那就好,咱們出發。”柴仁高興道。
“好。”
唐青下午就要回滬市。
今天上午約好了去地產公司在京城的最大項目上看看,京城的京華廣場,柴仁費了不小力氣拿下的好地皮,商業廣場主體已經完工。
唐青難得來一趟。
順帶去看看。
一個半小時後。
他們到達地方。
一下車,柴仁就抱怨起來,“媽呀,京城的堵車越來越嚴重了,今後可怎麼辦。”
唐青道:“往周邊擴唄,衛星城,高鐵,新區,人口分流。車就能分流,不過,如果車的增長速度太快,人口的分流可能趕不上。”
說到這。
唐青想起雄安新區。
還有十一年,雄安新區就要成了,好像。。。和他沒什麼關係。十一年後,這點‘蠅頭小利’,他估計已經看不上了吧。
不過。
這讓他想起了緬亞經濟特區。
現在。
由於工業集聚,資本集聚,緬亞經濟特區的人口正在快速增長,雖然單邦和克邦兩個新的邦融入了緬痶,但是依舊很難留住什麼人。
加上緬痶媒體徹底開放了對緬亞經濟特區的報道,那裡,已經變成了緬痶經濟改革的最前沿,有點像是當年華夏的‘廣深’的地位。
其對周邊國家的勞動力吸引十分巨大。
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