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
在唐青的一聲令下。
戰士們控製的各個金、銀礦場立即開始忙碌起來。
已經在開采的礦區加速開采,儲備的金。銀礦藏也啟動了瘋狂挖礦的模式,還真彆說,這段時間戰士們手裡的存貨還真不少。
其中掌握的大小銀礦有四十九處,儲量有高有低,最高和最低的相差超過十倍,不少還是貧礦,但是這種開采的目的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獲得真金白銀。
因此,隻要不虧本,就算略虧一點,那這生意就有得做。
而金礦的數量就少很多了,隻有十七處,其中阿爾及利亞的那處金礦的產量就能頂的上其他十六處的總和,甚至還要多一點。
沒辦法。
阿爾及利亞的那個金礦太富了。
已經完全超過了業內對於富礦和超富礦的定義。
這樣含量金礦,也就以前非洲大陸被殖民的時候才能找得,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和唐青一樣,發現了卻並沒有公之於眾,而是偷摸地悶聲發大財。
阿爾及利亞的金礦越往下,含金量越是高,唐青可是指著這東西發一大筆,並且為亞元的未來發行提供源源不斷的抵押物。
現在緬亞經濟特區的人基本上手裡不會再持有緬元,因為其貶值實在是有點凶,每天都在降,雖然幅度不大,但是貶值預期那是事實。
這場經濟刺激政策,緬元貶值的時間至少要持續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按照現在的貶值速度。
一年後。
緬元有沒有現在的一半都不知道。
畢竟那可是在市場上增加了上萬億人民幣的流動性,緬的國內的商品市場本就不大,緬元的貨幣投放總量基數也低,此消彼長,產生的影響就大了。
因此。
緬的很多人都有了把緬元換成亞元的需求,存銀行鐵定虧的,可是亞元還沒有被允許在緬其他地方開展銀行業務,他們又沒有足夠的渠道換到美元和其他外幣。
所以,亞元就成了首選,緬不少民眾的資產避嫌地。
這導致亞元紙幣的需求大增。
朗蔡其實也發現了這種情況。
但是也沒辦法。
因為緬元貶值那是事實,而且不可逆,彆人選擇亞元也無可厚非,反正緬元依舊是緬的國家第一法定貨幣,亞元目前還不能出緬亞經濟特區流通。
你換了就換了吧。
大家忙著這場饕餮盛宴。
對於這種行為根本沒興趣去管。
就這樣。
亞元紙幣竟然變成了緬的保值貨幣,慢慢的流入了緬民間,雖然還僅僅是個人儲備,沒有流入商品交易市場,但是,當數量足夠多的時候,緬元就會發現。
亞元如蝕骨之蟻一樣,甩都甩不掉,直到。。。被螞蟻吞噬。
當然。
亞元饞食緬元不可能就靠這種螞蟻偷米的方式。
那是在開玩笑。
這僅僅是一種讓亞元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深入人心的策略罷了。
這一次的貸款。
緬元在未來半年的貶值會在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之間,到時候市場就會開始趨於穩定,因為投資已經落地,緬央行沒有印錢的理由了。
那時候,緬肯定會想辦法穩定緬元幣值。
然而在這半年內。
亞元幣值堅挺。
緬元大幅貶值。
會讓普通民眾怎麼看緬元,貨幣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旦失去信心,貨幣就是紙,換句話說,這半年,是緬元自我貶值,同時也是民眾對緬元保值需求瘋長的時間段。
如果沒有亞元。
緬元隨便貶值,反正不管如何,你民眾也沒有彆的選擇,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
就像人民幣一樣。
人們沒有其他貨幣可以用,也很難兌換美元來保值,隻能投資於固定資產,和其他的保值渠道。
而一旦有了一個替代的幣值穩定的貨幣,那麼,相比固定資產的大件,好像把那點一套房子都買不起的存款,換成亞元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
朗蔡等人也看到了這種情況。
亞元正在饞食緬元國內的地盤。
但是他們並沒有出台政策阻止。
嗬嗬。
朗蔡甚至挺樂意見到這樣的情況的,為什麼,因為在他們看來,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兌換的亞元越多,緬亞銀行的損失也就越大。
舉個例子。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