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棗兒不一樣,我們家棗兒從來不欺負人,也不會因為自己有錢或者成績好,看不起人。我們家棗兒是一個特彆善良的孩子,去了你們家,那是真的要被你們給帶壞了!”
衝著這一點,她也不會讓棗兒回應家的。
應家是個什麼情況,看應如羽這個孩子就知道了。
棗兒不認應有容和任曉聞,那是因為這對夫妻曾經對不起棗兒,做過傷害棗兒的事兒。
因為事情太過尷尬,棗兒的不原諒,換誰知道了誰都會諒解棗兒的決定。
應如羽呢?
她跟國根有欺負過應如羽嗎?
相反,因為應如羽的關係,她跟國根反倒是被應有容和任曉聞欺負、看扁。
他們沒對不起應如羽這個孩子,應如羽都沒有半點要認他們的意思。
兩個孩子,誰好誰壞,一目了然。
不說棗兒這麼好的孩子是自己教的,但應如羽絕對是應有容和任曉聞教的、慣的。
再好的孩子,去了應家那才是真正的倒黴、遭殃呢。
人往往在麵對自己想象中的敵人的時候,才會覺得敵人是那麼龐大、不可抗。
真麵對敵人的時候,人往往能湧現許多的勇氣和膽量。
自己的表現,總是可以超出原本的預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