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應付他女兒是夠的。
“年級第一,299.5!”
方爸手一哆嗦,差點沒把親閨女的考卷給撕了:“多少?”
方爸可不是無知中年,對299.5這個分數一點概念都沒有。
“299.5!”
方小喻一字一頓地再把沈早早的分數報了一遍,這麼好的分數,是她最好的朋友考的,方小喻隻覺得自己說一遍,心裡就爽一遍啊。
“爸,你當心一點,我說了,這考卷明天要還給老師的,你給我撕了。到時候,老師要是批評我的話,我讓老師來找你啊。”
雖說自己才考了七十幾分,但這是自己努力出來的成果,方小喻還是很寶貝的。
方爸覺得有一點倒牙:“這分數,你們學校裡的老師,能考出來不?”
真不是方爸誇張,八十年代末,華夏國發展了還沒多久,這個時候什麼都缺,特彆缺人才,連高考都是七十年代末才恢複的。
四年大學,如果還想繼續往上讀,時間會更久。
從恢複高考上大學的第一批大學生算起,這批人才投入社會發展,也就五、六年。
所以方爸很清楚,有些學校的老師是真的“老”,知識水平早不夠了。
讓這些老師去考試,考不出沈早早的成績,一點都不稀奇。
方小喻認真地思考了起來:“有些老師能考得出來,有些老師,應該考不出來。”沈老師,那就是絕對考不出來的,棗兒比沈老師厲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