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枯榮
夜幕返程。
詩媛睡在孫狸的懷裡。
也不知是從哪調來了一部寬敞的旅行房車?
父母和舅舅、大伯這些直係親屬,都在這輛十座的寬敞房車裡麵。
“這是從哪調來的?”
“你父親的藏品。”胡虎小聲說:“這是德國產的改裝型的野外房車,安全性能和舒適性能很平衡。”
“也就意味著其他方麵存在問題嘍?”
麵對吳奇的詢問,胡虎點了點頭說:“油耗太高了,造價也太貴。”
“哦,那就沒事了。”
吳奇聳了聳肩說道。
他不是一個追求低碳排放的人……
西方環保論調聽聽就好了!
澳大利亞和美利堅的山火每年造成的碳排放量,比國際上碳排放倒數一百五十個國家加在一起總和都多!
減少碳排放,首先應該先熄滅了全球的火山,然後讓那美利堅和袋鼠積極救火才對。
“退休之後,舅舅有什麼打算?”吳奇提起了剛才父親透露的消息問道。
“還沒有打算。”
舅舅看起來老了太多。
看來親戚和外婆,給他的打擊不小。
不過誰叫他還有兒孫需要考慮呢?
大伯也在旁邊,提起另一件事:“對了,上次東江和魯東省來人,你最後是怎麼解決的啊?”
“上次?”
吳奇頓了一下。
“哦,你說農業電商合作啊?”
“是啊!”大伯點頭說:“我都退休好幾年了,還有人來找我說情……”
“這件事前景是光明的,但是現在條件不成熟。”吳奇解釋道:“隻能完成一部分前期的布局,先積累一些未來擴張的經驗……”
“條件還不成熟?”
大伯嘟囔著這個詞道。
“嗯,條件還不成熟,就像2003年一樣,對於電商行業一樣,快遞、支付這些都不成熟,但是也有了開始的基礎了。”吳奇說道:“農村電商也有了基礎,但是還要慢慢地開拓……”
“那兩個省?”
“先確定下定位。”吳奇掰著手指說:“到底是消費市場?還是材料供應市場?”
“魯東和東江?”大伯也拿捏不準定位。
“想要開辟農村的消費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走,至少不能讓農民隻有農業收入一條路走,必須要有其他穩定的收入渠道,才能刺激農村的消費市場……”吳奇解釋道:“現在的農村電商,隻做農產品供應。”
“直接供應?”
“嗯,直接供應。”吳奇點開了手機說:“大伯,你看這個滿意電商的APP。”
“這也不叫滿意電商啊?”大伯疑惑地問。
“嗯,確實不叫滿意電商。”吳奇點頭說:“這是電商集團分出來的另一家網站,我們叫這家公司為拚夕夕……”
“拚夕夕?”
“沒錯。”吳奇解釋道:“具體的網站經營策略,我就不和你說的了。拚夕夕上主打的就是價低、量多,也不想滿意商城一般追求品質和種類齊全,拚夕夕上在上個月逐步引入了直銷農產品……”
“哦?”大伯和舅舅都一臉好奇地靠過來:“這是魯東的蘋果嗎?”
“對,當地扶貧乾部幫扶下,一些果農率先做出嘗試。”吳奇說道:“你看這邊,東江的梨。”
“這些能賣多少?”
舅舅提出了疑惑道。
“這些現在賣不了多少,一天頂多就兩三百斤,對於農業杯水車薪。”吳奇解釋道:“但這是未來的趨勢啊,日漸減少的中間環節,隻要把控好了質量問題,地方政府看的是前景啊!”
舅舅恍然。
早期登陸平台的好處多多,至少地方品牌樹立得早!
魯東在賣蘋果,關中也賣蘋果,顧客到底買哪家?
價格一樣的情況下,肯定是傾向於品牌了,魯東的牌子打出來的早,自然比其他同行更有優勢了。
“哦,是這樣啊!”
大伯仿佛明白的點頭。
“其實對於這兩個省份我都不太滿意。”吳奇搖著頭說:“魯東和東江一個是沿海省份、一個是中部強省,其實並不太愁地方農產品的銷路,魯東有足夠的本地市場,東江可以靠鬆江的市場……”
“你是說?”
“應該找一些更窮一些的省份。”吳奇說:“最好是農產品在當地嚴重過剩,在拚夕夕上標注的產品都是白菜價,這才是最快打開農業電商市場的辦法。”
“也對。”大伯點頭說:“魯東和東江彆看熱情,但是總體來說還算安穩,而安穩就不容易求變,而隻有中西部窮得快要尿血的省份,才更容易做到你說的拚夕夕的模式……”
三人坐著車,一邊聊著天。
舅舅是準備退休了,母親反倒準備創業,大伯退休生涯多姿多彩,父親都快退休七八年了,孫狸一邊抱著女兒詩媛,一邊翻看香江那邊的電子郵件,孕期之後她也準備著複出了。
一行人。
夜晚八點,人民醫院。
外婆住在這家醫院的ICU快一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