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在與彆人交流彆家公司興衰時候,吳奇聽到了很多次的基因決定論。
比如,微軟的基因是操作係統所以做不好互聯網;雅虎沒有技術基因所以做不了搜索;摩托羅拉隻更與模擬通信的基因所以他在數字移動通信領域注定要失敗。
可一家公司的基因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是在諾亞金融‘轉型’之前所要破除的心理困境。
麥理恒、陸洲、羅永生、錢依然、林蕭,乃至坐在會議最首座的孫狸,諾亞金融集團的核心成員都在此。
私募投機、公眾保險、信用證券、上市公募,八年前還在為一張私募經營牌照困擾的吳奇和孫狸,在八年後已經擁有了香江金融業的十三張牌照。
麥立恒是從昆昊基金跟過來的老人。
真實金融業務的水平一般般,但是滑不溜秋的性格特征,實在適合做諸多子公司的調和劑。
陸洲也是昆昊基金的老員工,隻不過他是一步步廝殺出頭。
在金融嗅覺和能力上屬於頂尖,又是起家時候的骨乾老員工,自然成了公司私募的核心操盤手,被稱作孫狸在市場上的上帝之鞭。
羅永生則是另一個本土香江金融勢力的青年代表。
在吳奇和孫狸擴大影響力的時候,香江本土金融勢力也想著洗白招安。
羅永生自然成為了接洽諾亞金融的代表人,後來在‘地主會’融入諾亞金融後也成了該派係代表。
因為地主會深耕香江多年的緣故,羅永生掌管著股市、證券、銀行,是除了陸洲掌控的私募外最賺錢的一塊,同時也是諾亞金融植根香江金融的基礎。
不然,即使大劉被擠出了香江,沒有人才和人脈的孫狸,也來不及接替大劉在香江的位置。
而羅永生所在派係強大,卻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陷。
比如,他們更多是優秀的操盤手和股票經紀人,可本身卻沒有如同陸洲一般掌握雄厚的資產,即使他們手中掌握了不少的資金卻不是自己的……
因為這個原因存在,所以他們也在慢慢被體係吸納,從一個在股市上協同一致組織,轉變為情報和信息交流的組織。
後麵幾個人,都是些新人。
保險、債券發行都專業性極強的業務,也不是孫狸和陸洲等人能親自操作的。
所以被劃歸為‘被拉攏的有才華的合夥人’。
這些人齊聚一堂,自然不是為閒聊。
“……公司的戰略性轉向……”林蕭是一個瘦瘦的中年人,鏡片後的眼睛中閃爍光芒:“投資回歸理性和價值?”
孫狸雙手環抱坐在首位。
可提出了觀點後,也不再說話了。
隻是說了句:“大家議一議吧?有什麼想法呢,可以說出來的……”
眾人都是‘狐狸’,眼觀鼻,鼻觀心。
‘敵不動,我不動。’
其實呢,這個戰略轉向,對於公司內部,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陸恒的私募……
玩私募嘛,求的就是高回報。
而私募的成功也是構建整個諾亞集團的核心。
私募帶來的豐厚回報,也給公司帶來了人脈和信心,保險、債券等業務也是依托於此發展的。
不過逐漸規模化的債券和保險業務,也有信心在沒有人脈加持中經營了。
但是受影響肯定是必然受影響的。
不過對於陸恒的私募團隊而言,這一刀卻砍得著實真真切切……
不少人都在等他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