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兩會召開和海外經濟(2 / 2)

這個愛情海之上的藍色國度,擁有著西方最悠久的文明。

不過它們國家的債務問題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2001年前後,希臘加入歐盟的時候。

最廣為流傳的傳說版本是,希臘當時從華爾街請來高盛公司,為其打造了一套債務隱瞞方案,有超過十億歐元的債務被隱瞞了,希臘得以通過歐盟的債務審核入歐。

加入歐元區的好處很明顯,同比的經濟肯定會增長!

但是同樣麵臨著風險,算得上是一把雙刃劍。

為了實現統一的貨幣和資本自由流動,加入歐元區的國家,有時,會讓渡自己獨立的貨幣政策。

而歐洲的央行難以製定出讓符合所有國家發現需求的經濟政策,隻能通過進一步的擴大財政赤字刺激經濟不斷發展。

歐元區的內部強勢國家和弱勢國家的貿易逆差,也在這個組織中被進一步強化了,德國,作為歐元區最大的出口國,和希臘、葡萄牙、意大利等國家,產生了巨大的貿易盈餘。

很簡單的道理,強大的工業國利用工業商品,吊打富裕的農業國內產業,最後工用農業剪刀差剪出一道“完美”的線條。

此前,希臘的財政赤字問題由來已久,在前年末的時候,全球爆發了金融危機之後,希臘強勢的旅遊業被重創。經濟危機也增加了融資的成本,債務鏈延續成本升高,希臘自然就成了那麼被拖入債務黑洞的倒黴蛋。

早在危機開始之前,吳奇就安排人盯著希臘,主要是有手機裡的“提醒”。

但是他現在有人比他盯得更早,為希臘製定債務方案的高盛集團,比起吳奇這個外來者更加了解內情,甚至吳奇猜測少不了他們在背後推波助瀾。

在2009年之後,希臘宣布了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的比重後,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繼調低了希臘主權信用評級,愛情海的藍色在希臘人眼中變得更加憂鬱了,往日的高福利變成了套在國家脖子上的繩索,經濟危機開始全麵接管他們的生活,去年的自殺率增加了足足35%。

危機遠不止波及歐洲經濟圈。

中東的一個小國,落入吳奇的眼中——迪拜。

石油國的土豪們早年就是一副狗大戶的模樣,華夏與他們打交道已經有幾十年時間了。

隻不過,雙方的民間交流一直不多,所以雙方的了解隻是浮於表麵。

瀚海黃沙、滿地油井、騎著駱駝。

其實,迪拜恰恰是那個沒油的中東國家,所以他在各國之中算是最苦逼的那個。

周圍鄰居們都一副不差錢的樣子,迪拜沒油挖隻能想辦法賺錢了。

而周圍的中東國家受限於民族、宗教、習俗、軍事等原因,也開始扶持阿聯酋的迪拜這個小國發展經濟,同希臘的選擇一樣,迪拜首選的是旅遊業。

但是相對於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的希臘,以及人文底蘊強大的希臘文明,迪拜這個小漁村就差得多了,所以需要的投資也就更多,麵臨的風險也會更大。

嗯,現在的風險還沒出現,不過也有了些苗頭了。

大約要再等兩三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在其中牟利,現在還是以觀望為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