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在雪花飄飄的季節裡(1 / 2)

() 幾乎所有的城市裡都有一個地方叫鐘樓(鼓樓)街,而幾乎所有的鐘樓(鼓樓)街都是當地一個商業比較繁華的地方。

t市當然也不會例外,鐘樓街和鼓樓街之間如今就是t商業最繁華的區域。

不過商業最繁華的標誌早已經不是解放路上那棟國有商業大樓,而是變成了鐘樓街和鼓樓街之間彎彎曲曲的各種各樣的小巷,小巷子裡擠得滿滿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店鋪!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都市裡從事個體經營的人越來越多。

有被動的,包括找不到正式的工作的,也包括一些沒有單位接受的人,總之都是一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漢!

這樣的人大都是一開始的那一批,因為說話粗俗又或者是打扮比較新潮另類,由此他們也被整個社會上的人認為不是“流氓”就是“盲流”!

而這種有錢人就不是“正經人”的現象如今城市裡還在持續,當然要除了即將“星火燎原”,利用特殊權利而投機倒把某些人群。

經過八五年的“西服”流行的洗禮,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有些心思活泛的人也開始在工作之餘開始做生意了。

不過大多也都是自產自銷,規模都十分有限,彆說是壟斷經營,就是自由競爭也不算十分激烈。

“質優價廉”的不過是買得快一點,而質不算優,價不算廉的照樣也能慢慢地賣掉!

這個年頭,隻要做生意的幾乎就沒有賠錢的,除了上當受騙以外,隻要能按部就班地做,那就是掙多掙少的問題。

“新款兒童服裝,漂亮又新潮,走過路過的不要錯過了!錯了後悔一分鐘,錯過了後悔一整年!”

劉老四也在這個區域內找了一個算不上好的位置,立馬就開始了擺攤賣衣服的生涯!

詞是用的夢中聽來爛大街的詞,可在如今已經是非常引領風騷的叫賣聲了。

沒看見周圍路過的許多人,即使不是購買孩子衣服的,聽到了也是會心一笑。

有意思的東西誰不喜歡?

劉老三拿著衣服招呼著被吸引過來挑衣服的人,一時間竟然有些手忙腳亂的樣子,人太多了,雖然看得多買的少,可一不留神就可能會丟衣服。

雖然年年歲歲都會學“五講四美三熱愛”,可實際中總有一些人想順手牽羊。

“羊”被牽走了,錢卻沒有留下,那就太“悲劇”了。

所以劉老四一邊使勁地吆喝著,一邊還要招呼著拿了衣服的及時付錢。

按照劉老四自己的預判,估計應該是三四歲孩子的衣服應該最好賣,畢竟這一段時間出生的孩子應該是最多。

但事實證明,七八歲甚至是十一二歲的衣服更好賣,原因就是這樣的孩子大都是家裡麵的老大!

不管怎麼樣,老大一般每年都必須要買新衣服,因為孩子長得都很快,去年的再怎麼樣也都小的不能穿了。

反而年齡小的老二可以每年都會接受老大的衣服,買新衣服那就是每個家庭需要量力而為了。

隨著年前買衣服的人流越來越多,劉老四他們攤位上的某些型號衣服已經開始出現短缺了。

“二哥,你再去進一些衣服吧!這次可一定要進一些好賣的了,可不敢像我再瞎猜瞎蒙地進貨了,要不然到了最後錢沒掙到,就掙了一大推衣服!那就麻煩了!”

劉老二在一邊邊給遞貨,也一邊大致觀察著,自家老四說得不錯。看來最初的預測還是有一定的偏差了。

“叫你一開始不好好調查一下,這要是一個不小心賠了錢,你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劉老三擦了一把汗水,在一邊忍不住也說了幾句抱怨的話。

劉老四和劉老二對視一眼就樂了,這就是劉老三不知道成本啊!

賣一件衣服至少可以掙兩件,怎麼可能會有虧損呢?隻不過他們這一次的小生意隻準備做到過年前就結束,一點積壓都不想有,否則的話,長期做服裝買賣的,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剩貨呢?

剩下歸剩下的,但錢照樣能掙得不少,這才是做服裝買賣的正常路子。

“那我現在就去拿一些合適的衣服,估計下午兩點之前就能趕回來。中午吃飯你們就彆等我了,路上我湊合著吃一點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