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準大學生的歡喜和憂(1 / 2)

() “俺家大兒今年考的不太好啊!勉強地保送到工大了,就是專業可以隨便挑了。唉……”

“嗯?還沒聽過保送上大學?這是今年大學招生的一次實驗,就是從某些特彆好的高中學校裡,挑選一些各方麵都特彆優秀的學生,提前錄取了!”

“為什麼提前錄取?害怕優秀學生被更好的大學錄取唄!”

“孩子還行吧!其實大學真得沒有那麼難考,我家老大小學初中學習也就一般吧!小時候因為月份小,人家學校還不願意收呢!每次家長會上從來沒有被表揚過,這不,也許是他可能是年紀大了,上了高中以後也就努力了幾年就上了……”

“什麼人才啊?也就那樣了。隻要認真學習,差不多的都應該能考上,當年咱們不是沒那個條件嗎?要不……”

“以前罵老大是朽木不可雕也,那不是替他急嗎?再說了,如今他這最多也就算是朽木表麵刷了一層漂亮的油漆而已,是不是能成才還要看以後了……”

……

自從六月底大劉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大劉同學的老爹就開始進入自吹自擂的階段模式,無論走到了哪裡都會特彆喜歡強調自己的“教育水平”!

號稱就是“朽木不可雕,不也能刷一層油漆!”

誰不服?那就比比個人家的孩子嘛!

周邊的鄰居們、單位同事們一開始都是真心恭維著老劉同誌,因為在這個兵工廠家宿舍大院裡,老劉家的孩子是恢複高考以來的第二個大學生!

四五百戶人家,小兩千人的企業宿舍大院子啊!

在大多數老工人都是小學沒畢業(家境好的,成分都不太好,成分好的,家境又大多不好,成分不好的又怎麼能當工人階級呢?老大哥啊!),而那個年代誰家的孩子都多,兩三個才起步,四五六才是一般般,**個的雖然不是特彆多,可也不算是太少!

所以誰家也窮,沒有幾個孩子能被家裡人供養著讀書讀到初中畢業,至於說高中畢業考大學,那就更隻是傳說中的事情了。

再說恢複高考也就是才七八年,人們對孩子們學習重視程度也非常有限!

因為人人都會有工作,有學曆有能力的掙得多一些,沒有學曆,或者說沒有能力的,也隻是少掙一些,可大部分人家的日子過得比較正常。

領導乾部家裡吃飯也沒有頓頓吃肉,小工人家庭裡也能時不時地可以改善生活。

大家感覺生活的差彆其實也沒有非常多大!

所以,大院裡年輕人大多數也都是初中畢業生,不僅僅是考高中本來就挺難的,每年隻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有機會上高中,而即使是上了高中的孩子也隻有極少的一部分能有機會繼續進入大學深造。

未來可以有一份令人羨慕嫉妒恨的“乾部”工作,固然讓很多孩子願意付出努力,可這麼大的風險卻是大多數家長不願意承擔的。

不僅僅是孩子可能浪費大好青春時光(萬一考不上就又需要補習好多年),彆人掙錢的時候你讀書,彆人談戀愛的時候你還是讀書,彆人都結婚生孩子了你才剛剛大學畢業,比讀書少的孩子工作時間少了最少五六年。

三十歲之前,上了大學的和初中畢業就上班的相比,要說誰的收入高哪還真得就不一定的!

如果企業正常,二十多歲的青工很有可能比剛剛才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收入高!

而且還是不分單位的!因為所有單位的工資都是按照一個標準來定的。

而且一個大家庭如果想供一個大學生,也需要為此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誰家沒有三五個孩子?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讓父母親如此付出,哪個家庭的父母親也承受不起啊!

“如果你能夠好好學習讀書,老子(老娘)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到……”

雖然很多父母親在抱怨自己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都會這麼說,但其實大多數父母親也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也對孩子們的學習不是特彆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