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我要當爸爸了?(1 / 2)

到了郵局他先寄出他最近的稿子,買了最新的郵票。

然後去取了新寄過來的稿子。

想著妻子的事情,正準備走,結果被叫住了。

“同誌,有你們大隊的高愛軍的信,麻煩您給他家裡人捎個口信。”

寫封信到這裡已經好幾天了也沒人來取,又是軍區的信,碰到一個同村的,他趕緊請人幫忙捎個口信。

雖然肯定不是急件,因為如果是有急事大家一般都發電報。

不過現在大家講究一個擁軍愛軍,所以對於軍人的事情他們比較上心。

“好的,同誌我會把話帶到的。”

徐長卿還有些疑惑,按他對高家部隊的這位大舅哥的了解,他基本是一月給家裡寄一封信。

除了報平安之外,就是給家裡寄的錢,一般是10塊錢。

說是給父母的孝敬,畢竟他出去當兵一年到頭的不在父母身邊。

總覺得虧欠父母,所以就每個月給父母寄錢。

說是孝敬,高大伯高大伯母,他們基本不動這個錢,把這個錢都存起來準備給他娶媳婦時候用。

當時送高愛軍去當兵的時候,家裡就說好了。

因為現在高大伯他們還能乾,所以還不需要他們給養老錢。

不過吃飯還是一起吃,這個也算是他們老兩口補貼兒孫了。

畢竟高大伯作為村乾部,每個月是有補貼的。

不然就憑老大兩口子給孩子吃喝,給孩子上學,還是有點費勁。

大當時的水準。

誰要是有彆的想法,可以自己加錢,他們老兩口不乾涉。

等他們不能動了,他們跟著大兒子養老,剩下兩家每年給孝敬錢或是糧食。

至於生病了花的錢那就是三家平分。

不過家裡的房子百年後都歸老大,剩下兩個人兒子都給他們分宅基地。

等他們訂婚就給他們一筆錢自己修房子,結婚了在家住一個月就搬到自己家。

分的錢按現在磚瓦的價錢,算下來也就夠修三間正屋加上廚房廁所。

不過要是土坯房那就能多修幾間,當時高大伯申請的宅基地夠大,一字排開可以蓋九間。

不像老房子,正房五間,東西廂各兩間,更彆說院子是青磚大瓦的,很氣派。

這個分法可以說公平公正,甚至還是很偏向大房的,因為他們結婚生孩子最早。

還有父母幫忙帶孩子,補貼口糧。

畢竟老大結婚了一家四口,老二在部隊,老三也是單蹦一個。

而且老三還上工,雖說他不是特彆勤快,他也是自己吃自己。

而且按照高大伯的說法,老二老三一結婚,在家住一個月就要搬到他們自己修的房子住。

就是徹底分家了,父母的幫襯當然不能說沒有,肯定比不過沒分家的時候。

所以算下來老大家不吃虧。

這其實就是分家了,當時還請了高家的三太爺和大隊書記做見證。

這也是高大伯怕因為老二的津貼最後搞得家裡兄弟鬩牆,把兄弟幾個的感情搞壞了。

高大伯也算用心良苦,兒子們也接受了這樣的分家方式。

就是高二哥自己老覺得不能陪伴父母愧疚,才會給父母寄錢。

高大伯兩口子也說過他,不過他不聽還是按時給家裡寄錢。

後來高大伯兩口子沒辦法了,就給他單開了存折把錢存上了。

不過這個時候明顯還沒到每個月寄信的時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