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徐長卿顯得特彆的脆弱。
高如雪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徐長卿的肩膀,安慰道:“彆難過啦,如果實在想念他們,我們可以等到來年再找個時間一起回去看望他們呀。”
“機會不好找啊。”徐長卿何曾不想去看看遠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他們這裡的知青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一般來說就算是大隊同意,也得第二年或是第三年才能回家。
一般來說知青下鄉的時候家裡會給帶一點錢應應急,這筆錢絕對不會多,一般就幾塊錢,多的也就幾十塊錢。
像小說裡那樣帶幾百幾千的一般是沒有的,一般人家存款也就幾百,上千的那就是很了不得了。
城裡的工人是掙錢有工資,可家裡的吃穿還有教育都要花錢,更不用說家裡一般都是好幾個孩子。
還得給攢結婚的彩禮錢或是嫁妝。
彆說什麼家裡就一個孩子,人獨生子女不用下鄉,下鄉來的至少有一個兄弟姐妹。
知青來了添置東西,比如買個箱子之類的,還有大家搭夥吃飯,油鹽醬醋也要分攤錢,也是一筆支出。
回家的話來回的車票錢得有吧,這又是一筆支出。
除了家裡陸續支援的,光靠種地能有多少錢?
更彆說他們剛來了一年,去年欠的糧食還得還上,剩下的自己吃都將將夠。
所以去年不給知青批探親假,今年倒是可以批了,大家都沒請假回家。
有想回家的也準備好好乾一年,攢點錢明年再回家。
高如雪又一想覺得也不是非得等明年,今年開春得到三四月份了,他們出去一趟也不是不可以。
在上工之前回來就行了。
“不用等了,貓冬的時候還長著呢!等天氣稍稍轉暖和一些,咱們讓大伯來個介紹信就去唄。”
徐長卿聽到高如雪這些話,忽地轉身凝視著她。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令高如雪心生詫異,不禁有些發愣。
她被徐長卿那熾熱而專注的目光盯得渾身不自在,仿佛自己變成了一隻受驚的小貓,手足無措起來。
她定了定神,故作鎮定地嗔怪道:“瞧啥呢?還不快去梳洗一番。”
言罷,順手輕輕一推,將徐長卿送出了門外。
徐長卿走出去幾步,又倒了回來,“我們今年就去?”語氣帶著不確定。
“去唄,逮著也沒啥事。”高如雪他們這裡一貓冬,天亮晚天黑早,地都凍上了。
秋收完了就開始貓冬了。
“那你可不能忘記,要和我一起去。”徐長卿說著認真地看著高如雪。
“知道了知道了。”高如雪又被他看毛楞了。
也不管他了,轉身走了。
徐長卿出去把門給他關上,調整好心情去洗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