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今天我去公社衛生院拿藥。”
說完就跑了,留下高父高母麵麵相覷,乖寶什麼時候起這麼早?
見女兒已經跑遠了,兩人不再想了,上工時間到了。
平時高如雪到公社都是借大伯的自行車去的,很少坐牛車。
今天她起的這麼早,高如雪估摸著應該能趕上牛車了。
“小雪,上公社去?”
“是啊,三大娘,衛生點藥片不多了,我去公社取藥。”
“那是該去。”
她在村裡做衛生員,許多認識不認識的人碰見了都會和她打招呼。
有些不認識的人打招呼,高如雪隻要看他們是怎麼稱呼她的,就能知道對方是什麼身份。
這裡是有些技巧的,一般來說,叫她小雪的一般都是高家本家的,不過村子裡也有一些關係不錯的也叫她小雪。
稱呼她衛生員的一般不是自己看過病的就是家裡人看過,這個也好回答。
基本就這麼幾種,高如雪應付起來不算費力。
畢竟之前不管原主還是她都不太和村裡人打交道,原主是因為體弱多病不太出門。
而她則是因為在後來的社會人與人之間都是各管各,人際關係比較冷漠。
但是自從她開始在村裡衛生點開始給人看病之後,就認識了許多人,而且和不少患者的關係都還不錯。
畢竟是醫者嘛,望聞問切,一般醫生的情商都是不錯的,很難不和患者搞好關係。
另外就是患者們也都想和醫者打好關係,他們覺得隻有這樣,醫生給他們看病的時候才會更加用心。
所以兩項加持之下,高如雪在村裡如魚得水。這不,一路上都有人和她打招呼,高如雪也一一回應著。
“小雪,這裡。”高如雪抬頭就看見秀芳嫂子。
“嫂子,你也上公社?”
“家裡線不夠了,到供銷社買點線。”
說著她往旁邊坐了坐,讓高如雪坐在她旁邊。
“小雪你也上公社啊?”
“嬸子,我上公社衛生院拿些藥片。”
還不等這個嬸子回答,旁邊有人就好奇的問高如雪,“高衛生員,之前不是看你還做了藥?”
她倒也不是有什麼壞心,不過就是好奇。
不過彆人聽起來還以為她是有什麼不好的意思。
“你說啥?”剛才說話的嬸子和秀芳嫂子都不高興了。
“這位嫂子是這樣的,大家想省錢的心我是知道的,中草藥藥效是好,也好得。”
“有時候西藥藥片它見效快,有人得了急病也不是沒中藥能治,不過那些藥難找,說不準還得找人買呢!西藥幾片藥片就可以控製住。”
“所以說呢咱們看病不管是草藥還是西藥,啥有用吃啥,以治好病為前提。不過我儘量不給大家開費錢的藥。”高如雪這麼一解釋大家都懂了。
“就是之前我家婆婆就是開了止疼片還是給開了草藥的。”有的嫂子出來作證。
好不容易把這個話題圓過來了,大家不一會就家長裡短的說起了其他。
高如雪鬆了一口氣,牛車緩緩駛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