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陽光燦爛,天氣宜人,真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啊!
按常理來說,今日應輪到家中的二嫂下廚做飯,但為了討個好彩頭,二嫂特意與大嫂協商調換了值日順序。
如此一來,今明兩日皆由大嫂負責烹飪事宜,而接下來的兩日則交由二嫂操持。
這般安排既未偏袒任何一方,又顯得公平合理。
早餐頗為豐盛,主菜乃是香氣四溢的油糕搭配甜蜜可口的大碴子粥。
為了烹製這頓佳肴,耗費了大量的糖和食用油,令人不禁感到些許肉疼。
畢竟,無論是糖還是油,在農村地區都是稀缺資源,得來不易。
從這一點便能看出,儘管他們一家身處鄉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家庭,但對於知識卻非常重視。
雖然之前也跟著他們姑姑學過一些。可是在家學和到學校學,在他們心裡是不一樣的。
到學校學習在他們看來就更正式更專業,不像高如雪的草台班子。
於是乎,全家人齊心協力,共同為即將開學的孩子們忙碌著。
兩位母親各展所長:其中一人精心製作了漂亮的書包;另一人則用心烹飪出美味佳肴。
身為父親的兄弟倆同樣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昨晚,大哥和二哥一同辛勤勞作,磨了幾遍黃米麵,直至其變得細膩無比,方才用於製作油糕。
孩子們儘情享受著美食,吃得津津有味,甚至顧不上抬起頭來。
其實做油糕也是為圖個吉利,油糕的糕字,和高同音,有步步登高的寓意。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溫馨的早餐時光。
高父吃完飯後,微笑著對兩個孩子招招手,語重心長地說:“鐵妞、鐵蛋啊,從今天開始,你們倆就要去上學啦!到了學校可得專心聽講,千萬彆調皮搗蛋。”
兩個孩子目光堅定,齊聲回應道:“知道了,爺爺!”他們的聲音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高父接著叮囑道:“不僅要好好學習,家裡的活兒也不能耽擱。咱們家雖然不富裕,但勤勞是咱的傳家寶,不能丟。”
“送你們去上學,就是希望你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將來有出息。”
“但要是讀了幾年書,結果連農活都不會乾,那可不行。”高父的語氣嚴肅而認真。
鐵妞懂事地點點頭,表示明白爺爺的苦心。
一旁的鐵蛋見狀,也趕緊跟著點頭。
然而,他心中卻有些不服氣。暗自嘀咕著:“怎麼會呢?我才不會像那些來到我們大隊插隊的知青一樣,隻知道讀書寫字,其他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四肢不勤,五穀不分,我可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爺爺說的那種情況不就是村裡下鄉知青的樣子嘛。
想到這裡,鐵蛋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同時也要學會各種生活技能,成為一個全麵發展的好孩子。
吩咐這兩個孩子之後,他們的爹娘分彆帶著他們去學校了。
他們今天特地請假了,要送孩子上學。
…………
兩家人一路走到學校,門口已經有很多人了。
有兩個老師在排隊維持秩序,主要就是讓來人排隊。
其他老師,兩人一組在按照上次報名的花名冊登記。
現場鬨哄哄的,有些家長帶著來了,有些家長沒來,由家裡的大孩子帶著來。
他們也排隊了,前麵的人一個個登記完。
“愛國、愛黨,你們也送孩子來學校。”村裡的熟人和他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