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你再喂朕一顆,朕就不怪你的罪!”
外頭,康公公和乾清宮一眾奴才趴在門上,耳朵緊緊貼著門板,聽著裡頭皇上的笑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皇上變臉也太快了吧!
“去去去,一邊去。”康公公笑得嘴巴咧到了腳後跟,揮著拂塵將一眾奴才趕跑。
裡頭,蕭奪腳步輕盈,正牽著徐玉寧的手往書房而去。
“可還記得元宵那日在酒樓遇到的那幫書生?”
蕭奪來了興趣,拿出一個卷軸打開,摟著徐玉寧站在書案邊上,與她一起看,
“此次春試,倒是遇到了兩個熟人。”
徐玉寧先前聽小福子提了一嘴,但是後宮不能乾政,徐玉寧看了一眼卷軸,佯裝驚訝:“竟是宋公子奪了會元!”
蕭奪臉上也含著笑意,手指往卷軸一移,點了點另一個名字:“這個沈持玨,倒也有點東西。”
難道他心中屬意的狀元,是這兩位?
徐玉寧笑了笑:“若是宋公子能中狀元,那可是本朝第一位連中三元者,到時,勢必轟動朝野。”
蕭奪手指放在卷軸上輕輕敲了兩下,不置可否。
徐玉寧話說完,心頭忽地一跳,她剛剛,可是揣測聖意,犯了大忌!
她忙從蕭奪懷裡退了出去,朝他屈身行禮告罪:“嬪妾快人快語,請皇上恕罪……”
“欸,”蕭奪將她拉回身側,倒沒有怪罪的意思,“朕在朝中聽多了虛偽的言論,難得聽一句真話,朕豈會怪罪於你?”
徐玉寧鬆了一口氣,目光重新落在卷軸上,忽地奇道:
“嬪妾還以為沈公子能進前三呢,沒想到此次是第四名啊。”
徐玉寧看了一眼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名字,忽覺得有點熟悉:“謝為?羅爭言?”
腦海靈光一閃,“這不是……”
京中子弟,有點名氣和才華的,徐玉寧豈會不認識?
蕭奪眼睛微眯:“是,謝為,乃郭太師的外甥;羅爭言,哼,倒是羅家旁支子弟中,難得的好苗子!”
“好苗子”三個字,他加重了語氣,倒顯得有點陰陽怪氣了。
徐玉寧伸手將卷軸全部打開,慢慢看著上麵的名字,卻見卷軸最後的空白處有朱砂畫的一隻鼎。
徐玉寧手指在上麵一摸,忽聽蕭奪在身側問她:“你可知,這是何物?”
“皇上考我?”徐玉寧笑道,“鼎,三足兩耳,乃重器也。”
徐玉寧抬頭看著蕭奪:“看來皇上對這些才子,寄予了厚望。”
蕭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沒有搭話,隻伸手將卷軸一收,牽著她的手離開了。
徐玉寧覺得蕭奪剛剛似有未儘之言,忍不住小心看了一眼他的神色,這一刻,忽然福至心靈。
鼎?
郭羅兩黨日漸強大,若有朝一日東風壓倒西風,變成一家獨大,坐在皇位上的蕭奪肯定會受到掣肘。
以蕭奪的心性,絕對不甘心被朝臣所製。
所以,蕭奪需要一批新的血液注入朝堂。
“三足鼎立……”
這就是蕭奪的破解之法!
徐玉寧心頭猛地一跳,又看了一眼蕭奪,微微垂下了眼眸。
沒想到蕭奪才剛掌握大權,帝王權術竟如此老到。
徐玉寧跟隨先太子身側亦有數年,可蕭奪與先太子相比,心思也太深了些。
“怎麼這樣看著朕?”
徐玉寧正色道:“後宮嬪妃不得乾政……嬪妾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