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這是終其一生,都需要為之奮鬥的事業。(1)(2 / 2)

韓非子曾言,猛將必發於卒伍,而宰相必起於州部。

隻要是一個人可以執掌一縣行政民生,隻要稍加鍛煉,他就可以成為一地郡守,甚至於一國宰相。

岷擁有曆史先覺,眼界不成問題。

現在他缺的,便是治理地方的實際操作。

而現在他便是在鍛煉自己施政一方的能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是對於修橋這些事情,岷都不厭其煩的親力親為。

不是他不放心陳等人,而是這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他開過公司,也管理很多員工。

但是,開公司和作為一地的父母官,是截然不同的改變。

在後世,曾流傳過一句話:這個國家,最頂尖的人才,都在官員之中。

在大秦這個時代,更是如此。

所以,岷很清楚,不論是文武,他都有嚴重的不足。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自己嚴密的邏輯,光是劃時代的觀念,與對於曆史的先覺,是無法在這個時代生存的。

更彆說是,去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帝國。

隻有你,切身實地的去感受過了,真正的明白,這個民族,這個帝國,需要什麼,你才會清楚,自己該如何改變它。

而在這個時候,才是你利用超越時空的見聞,為這個時代,為這個民族,去注入新的活力。

這是終其一生,都需要為之奮鬥的事業。

而這樣偉大的事業,從來都不是靠一腔孤勇,單槍匹馬能做到的。

先賢已經將成敗的案例,以及每一種試錯的,都告訴了後人。

岷所要做,便是深切了解大秦這個時代後,因時製宜,實事求是的去照搬。

但是,照搬,要大秦本土化。

而不是教條主義的照搬。

所以,他需要一群誌同道合的同行者。

在大秦,他沒有這樣的誌同道合者,那他就去影響一部分人,給自己培養誌同道合者。

........

“岷,早食好了。”

陳走進倉庫,朝著岷,道:“今日有豶肉炒乾菜,不是苦菜!”

“好!”

岷臉上浮現一抹笑意,冬莧菜有點苦,雖然是大秦最常見的野菜,也是大秦庶人食用最多的野菜。

但是,他依舊是吃不慣。

不管是豶肉,還是雞蛋,隻要是加了冬莧菜,那味道一定是苦的。

在這個時代,冬莧菜又名苦菜。

在這個時代的寒冬臘月,想要吃一口新鮮的蔬菜,就算是秦王政都未必吃得到。

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底層庶人了。

所以,乾菜才是最常見的。

在農忙時節,便有人采摘野菜,曬乾,製作成為乾菜。

留在寒冬吃。

庖廚中,對於秦吏以及工師等人的飯菜是分開來做的。

與工人的飯菜不一樣。

雖然現在的修橋工作署,家大業大,但也沒有富裕到,將工人的飯菜拉到和他們一樣的標準。

特彆是主食上。

岷他們吃的是精米,而工人吃的是粟飯亦或者豆飯。

隻有在每一周一頓的肉食上,不管是工人,工師,還是岷等人,才會是一樣的。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